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昨天读到这句话,非常地喜欢,记录了下来。今天听完武志红老师的一堂心理课:“一切的努力,只为遇见你!”似乎神灵召唤一般,这句话像烟花在心底绽放。这场生命,注定是为了:做自己,满足你,享受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命里最天然的力量,就是做自己,遵从自己世界里的信仰。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一份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我们又都活在关系中,小时候的父母,长大后的老师、领导、爱人,在我们生命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对我们的期待,有时候强大到足以撼动我们的命运。
当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和“重要人物、权威人士”对我们的期待相一致时,生命力源源不断地涌出,我们的人生会变得饱满而丰盛。
当这两股期待的能量相悖时,我们一生都活在矛盾中,无法解脱和逃离。
那么这种相悖的根源在哪里呢?
从我们的生命之初开始,父母对于婴儿的爱,往往是由衷地发自内心地喜欢,此时婴儿也百分之百地依附于父母。这里的父母就是我们人生最初的权威。
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个体、思想的不断成熟,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追求,权威就是我们的镜子。当我们得到了赞美的时候,相当于从镜子里照见自己是好的;当我们得到批评时,从镜子里照见的自己是不好的。当一个人特别喜欢批评别人时,他从他权威的镜子里照见的是一个不好的自己,所以当他作为镜子的时候,照见的你也是不好的,因为他需要通过打压别人的意志来满足自己自恋的需求,捍卫自己的权威。相反,喜欢赞美别人的人,是他从权威的镜子里照见过自己有多美。
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就是赞美,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人士的赞美。
人性中最丑陋的,就是受害者在成为一个人的权威时,又变成了残忍的施暴者。
记得余华的那篇小说吧,《黄昏里的男孩》,孙福,那个摆摊卖水果的中年男人,对一个饿到随时昏倒的男孩一个下午惨无人性的折磨,无非是小男孩偷了他的一个苹果裹腹。他一巴掌一巴掌抽在他脸上,逼他一口一口吐出苹果渣;他咔嚓扭断孩子的手指,把他绑在水果摊前,强迫他一遍一遍重复“我是小偷”。孙福的暴力,透露着他的悲哀,儿子在池塘里淹死了,老婆后来又跟着一剃头的跑了。
余华写出了人性的丑陋,那是人潜意识里隐藏的悲哀。
多希望,我们的身边,可以多一些深情,不含诱惑的深情,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且不给你设任何条件。
最后一句以鲁米的诗做结尾:
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
我不就是他吗?
他的本质透过我而显现。
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