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最能概括医生说的话。
四年前,老公因为并发症住院了。B超的时候,做B超的医生看了半天,啥都没有说,然后喊来了他们的主任。主任也是看了半天,一样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我等消息。
在病房里,我走来走去心里很不安。既盼望着医生能很快把诊断结果告诉我,又巴不得医生太忙没时间来告诉我。就这样,在焦急矛盾中等到了第二天中午。
刚把老公的午饭喂完,护士就叫我到医生办公室去。
我忐忑不安的到了办公室,像一个犯人等着庭长宣判,我的罪行是什么,我得判多少年!
老公的主治医生一脸凝重,盯着我看了几秒。这个直愣愣的眼神,顿时把我的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里。
“你今年多大了?”
“46”
“好像年龄也不大”
“你俩有几个孩子?”
“一个”
“为什么只想着生一个呢?”
我顿时语塞了!有钱谁不想多子多福啊!不过,我生几个孩子和我老公的病有啥关系?
主治医生似乎没有看出来,我已经开始发慌了,仍在那里说:
“哎呀,要是生两个就好了”
什么意思啊?医生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的公公婆婆还在吗?”
“走了一个”
“还好,走了一个”
父母走了一个还好?听了医生的怪话,怎么感觉一句比一句令人发毛?像一把钝了的锯子,慢慢地锯着我的脖子。想让人死就来个痛快!我直接假装坚强地说:“医生,有什么话直接说吧!”
“好吧,我就直接跟你说吧!你的老公情况很危急,随时有可能走,因为他从肺部一直到大腿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脓包,尤其是肾那里有一个17厘米的脓包。如果是长在不重要的地方,或者是长在体外,我们可以给他做手术引流掉,但是肾,肺那一块不好搞。稍不留神,手术没做成功,会加重病情。我们会尽量给你老公治的,但是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听完医生说的,我整个人比霜打的茄子还蔫。老公才48岁,怎么——就要走了?
我无法承受,也无法接受。
当我下楼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老公的朋友已经点好菜了),我跟老公的朋友说情况,说着说着就哭了。
老公的朋友说,你怎么那么相信医生说的话?你怎么不怀疑他们的医术不行啊?
我顿时醒悟过来了。是啊,我只到这一家医院看了,又没到别家去,我怎么知道是他的医术不行还是我老公真的病的很严重?
当天晚上,我娘家嫂子帮我联系到了省医院的主治医师和病床。第二天早上,联系到车,连转院手续都没有办,直接跑到了省医院。
当我看见主治医师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时,心里有点打鼓。后来一想,在省医院能当上主治医师,医术应该比较牛逼的。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我特意去看了挂在墙上他的简历,居然是美国某医科大学(忘了名字)的博士。看完,心里多少有点踏实了。
住院当天又重复了所有的检查,第二天,护士通知我说,主治医师找我谈话。我再次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医生办公室。
正在忙碌的主治医师看见我走进来,把检查的几张单子,还有拍的片给我看。其实我哪里看得懂,跟看天文书似的,但还是硬着头皮看。
主治医师边和我讲边用手在图片上指着
“你看你老公从肺到大腿根全都是脓,情况非常复杂”
听到这儿,我的心又开始发凉,完了!和本城的主治医生介绍的一样。
当主治医师把我老公的情况全部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来了个总结:
所以,你看你老公并发症很严重,情况很复杂,必须先后做三次手术。所以你们现在考虑的不是病情怎么样,而是你们的钱准备得怎么样!
“做三次手术,能康复吗?”
主治医师非常惊讶的看着我:
你老公的钱病情是很严重也很复杂,但又不是什么绝症,做三次手术都做不好,那我还做什么手术?
在那一刹那间,不知为什么,突然脑海里冒出了一句俗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大家可能不会理解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我居然想到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经历过 站在暖阳下突然掉进冰窟里或在茫茫大海里,眼看快被淹死了,突然被人救上船 这两种大悲大喜,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突然想起这句话来。
前一个主治医生都还没有开始治疗,话里话外全是消极阴暗的,虽然他本意并非恶,但他说出来的话就是恶语伤人,差点要了我的命。
后一个主治医师,人家也没有对我笑脸相迎,他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搞个什么病患至上。但他说的肯定、正向的话就是良言,平抚了我那颗狂跳不安的心。
后来如这个主治医师所说的,经过了三次手术,住了半个月的院,回家休息半个月,老公就开始上班了,家里也恢复了正常。
有时候我在想,医生这个职业实在是太特殊了,他说的每一句话不管他的本意是什么,都容易变成春天里的暖阳或者寒冬里的朔风,很能决定患者和他家人的心情。所以,我觉得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真的要谨言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