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初中的我,可以说是相当幼稚,虽然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是学习成绩一直都是萎靡不振,也就是说根本跟不上节奏,往往是不知所以然的懵逼状态,结果可想而知我初中考高中时就夭折了,名落孙山,高中没有考上,中专好像中了可是我们一家根本没想过,于是我决定复读!
那时候我舅舅恰好在一所初中当老师,经过他的一番张罗,我顺利的到他任教的学校复读了,这一次,我不再是稚嫩而是略显成熟了,学习成绩也不再落后而是遥遥领先甚至是稳居第一,学习成绩一好我的其他潜质好像也可以借题发挥一下了,什么黑板报我来更新,考试试卷我来代批,文艺汇演我来担当……一下子好像优秀起来也多才多艺起来!
复读的初中是我们乡镇的二等初中,在我邻村的邻村,也就是我每天都要从家出发穿过半个村庄途径长尾崖村边刚到石碑子村方到那个石碑子中学。这所学校都是考不上洪范池镇中心中学的次数生的去处,学生来自附近几个村庄,大寨的,丁泉的,郭沟的,大黄的,小黄的,陶裕的,杨河的……我复读,相当于是没做凤尾了,当起了鸡头。
那时候,我不住校了,天天步行上学放学,虽然是和哥哥一所学校,但基本上我们是不同行的,可能是小小少年的独立心和好强吧,自己喜欢和我的同学一起走,要么就是自己一个人走,一路唱着时下的歌曲(也是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喜欢唱歌,也喜欢瞎编乱造),或者做一个追风少年……那时候发现老师也可以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同学之间也可以聊聊人生或是胡吹乱侃,学生不是只有学习一件事……
那时候初中是从六年级到八年级也就是初一到初三毕业,碰巧的是我在改革期,在石碑子中学上了两年初中,第三年就被合并到洪范中心中学了!
日子像蜗牛爬着过的,但记忆像夜空中的流星,只有一瞥,一道稍纵即逝的光亮,并没有什么痕迹,我记录的复读的石碑子中学就是这样,两年时光敌不过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