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随时链接世界的同时,我们也接受着各类感官的刺激。
我们生活在一个感官刺激最集中的年代,我们从读书时代进入博客时代、读图时代、视频时代、微信时代。这都是为了满足我们永不满足的感官兴趣—一个接一个。这种碎片化的信息流,它们无穷无尽、日益刺激、频率切换太快,这些都让我们没有时间深度思考。
你是否时常觉得耳鸣、目涩,注意力无法集中;你懒于记忆,习惯于张口就问;你不喜欢冗长的陈述和表达,喜欢直奔主题和搜寻答案。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令人愉快的内容。
为什么你总是放下手中的书去看看微信或微博?就因为里面有不确定的刺激,说不定下一秒汪峰就可能上了头条。
互联网发出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
活在感官轰炸中的人,往往依赖性地看着一条又一条新信息,感受那种瞬间的推背兴奋感。当你的大脑吃惯街边的麻辣烫,就很难感受到食物细致的原味了。人的注意力资源有限,当你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陷入感官刺激的泥潭,那么你可能会把自己发展成一块板砖—知识面狂宽,却肤浅的可怕。
你中招了吗?当你习惯了一分钟的烟花,你就可能再也感受不到整个宁静的星空了。
专业的寿司食客在每两个寿司之间,会吃一块姜片,让自己的味觉重新的回到原点,才能更好地感受下一个寿司的滋味。
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我们可以给自己一段静默的时间,让自己暂时回到一个没有电子产品感官轰炸的世界,比如运动、冥想,如果有时间,请一定给自己一段无所事事的时间,内观于心,慢慢找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