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看了某篇漫画,对美丽细腻的画面感到惊艳。那柔美温暖的光线轻轻撒下,温暖的光晕,主人公炯炯有神的眼睛,衣服上毛绒绒的棉花球在阳光下的质感,都让人喜爱。
自己终于也忍不住拿起笔模仿着绘画了起来。别人画的是细腻、高雅,而我们画得却像是幼儿园里小朋友铅笔下的简笔画。
脸是一个圆圈,头发是几根毛或多边形,线条又笨又硬,怎么也画不出来大神笔下的神韵。
我们学写作,读着大V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这篇才华横溢、这篇诗情画意、这篇感情饱满充沛,这篇深度睿智直达问题的实质……
但是轮到自己,就怎么也搞不清楚作家的黑匣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大神那么好的文字到底是哪里来得。为什么到了自己笔下,就变样子了。
人家写得叫才华,自己写得叫没病呻吟;人家写得叫简洁,自己写的叫简单;人家写得山山水水,自己写得山穷水尽。
于是有一个问题,我们怎样在一个领域成为那样子的高手,大牛一样的存在。
2
我们都想在某个领域成为高手,就算是玩操作类的游戏,在游戏里面也是想成为操作大神。可如何成为一个高手呢?
书籍上、媒体上大多都会告诉我们,“一万个小时定律”。真得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坚持一万个小时,或者是要刻意练习。
畅销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些书籍把一万个小时与刻意练习的概念传播给了大众。
一万个小时定律说:只要你在某一个领域投入一万个小事就能够成为世界级别的人才。
但是这个理论非常不靠谱。我们骑自行车,骑了十多年了,怎么都没有成为自行车花样骑手?我学了十几年的英文了,怎么还听不懂英语电影?写不来英文文章?很多人说了一辈子话也都还没有会说话?
楼下的老大爷下了很多年象棋了吧,怎么还是臭棋篓子?经常为了要悔棋而吹胡子瞪眼。打乒乓球吧,可也仅仅是到会打的水平,然后就再几年时间都再难提升。
多少人有了十几年的经验,都没有成为专家。
在工作领域里,都是几十年,有的成为了专家,有的还只是初级水平?
当一万个小时定律无法解释一些现象后,于是提出了第二个理论,叫做“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时间才是决定一个人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
刻意练习,有目的性地大量重复性地练习,并获得反馈。
这刻意练习里面包含有几个要点:
要有特定的目标。
主动练习。
专注,心无旁骛。
走出舒适区。
大量的重复性练习。
获得到反馈并调整。
巨量时间的投入
很多人了解了这样的知识,阅读了这类的书籍后,觉得自己终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自己能够成为天才,能成为大师,简直是很简单的事情嘛。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知识幻觉!当你真的把自己的成长放到刻意练习上面,那一定会得到非常失望的结果。
因为这理论正确,但是生活实践起来却有大量的限制,浮躁的心态、人性的懒惰,以及生活中各种的诱惑。
这些知识是有用的,但只是说看起来有用。我见有网友评论说,看看就行了,当真的实践起来,就歇菜了。
3
如果将我们的成长放到刻意练习上面,那么不久我们就会感到失望了。
因为刻意练习有很多限制。
- 资源限制
比如网球名将李娜和她的团队,在她鼎盛时期一年的费用大概700万。她的教练是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这位世界知名教练培养出曾七次夺得大满贯的比利时名将海宁。李娜的体能教练是德国人阿历克斯。她的经纪人是体育营销巨头IMG副总裁麦克斯·埃森巴德。
各位名师、教练的随时指点、团队给她制定出符合自己定位的训练方法,拥有大量的训练资金,以及拥有各种各样的训练设施。
巨大的资金投入。
刻意练习很正确,但是我们普通人上哪去找名师指点?如果低水平的老师指导,可能越练离目标差的就越远。而资金更是少的可怜。
- 动机限制
很多人的能力受限制,只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再难往上升了。
因为刻意练习是枯燥的、乏味的重复性训练。付出大量精力、体力、时间。会带来的心理疲劳,所以每个人的刻意练习都只能持续有限的时间。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的能力只达到够用的状态,就是因为外界给我的压力没有了后,我们自己就就放松下来了。很难很难达到什么世界级别水平,提升真得不是件容易轻松的事情!
- 努力限制
而且刻意练习是长时间,旷日持久的投入。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每天都枯燥重复性练习,那真的没有几个人坚持多久的。
每个人都有低谷期,一旦遇到挫折,或者进入瓶颈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就会陷入怀疑、困惑、失望。
永远不要太相信自己。就像我们上学时期,每次都把作业放到最后实在做不完的时候再去写。上学后,为了防止老师检查作业,而去抄别人的作业。
我们普通大众,如果也去把自己的成长、提升寄希望于刻意练习,那得到的结果真的并不理想。
4
先看一下刻意练习是如何由来的吧?
1973年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写过一篇心理学的论文,这篇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象棋大师们的学习行为和内在机理,在论文的末尾有这么一段话:
国际象棋没有速成专家——肯定没有速成的大师或者超级大师。全神贯注于该项运动的时间不到10年,却达到超级大师水平的、有案可查的一个都没有。
人们也发现大量的顶级专业人士将自己技艺修炼至炉火纯青的水平,必须得十年的苦工。于是世人根据这个发展出来的“一万个小时”理论,然后又发展出“刻意练习”。且刻意练习针对一些专业领域有比较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呢?我们的很多工作都不是像运动员、象棋手、演奏家那样训练性比较强。那我怎么训练自己?
比如市场部的经理,他要刻意练习,那么谁给他提供资源,他刻意练习什么?又如何科学刻意练习?没有答案。
不同工作需要的训练方式不一,而且都没有成熟被验证过的标准方法。
刻意练习很美好,但现实很骨干。
5
那么普通人怎么在生活、工作中找到好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能够真正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就是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遇到的复杂难题。
不要仅仅是在乎自己上了什么样的课程,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更加关心自己在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仅有知识却无法去运用就只能是花拳绣腿了。
很多人一遇到难题就会感到挫折,退缩,甚至怀疑自己。其实最能够提高我们能力的地方就是在于是解决这些困难的事情上。
如果我们做事感到很轻松,很容易就完成了,那基本上就是陷入了舒适区,重复性劳动是没有什么太大价值,能力上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
在工作中解决一些相对自己来说有难度的问题,但也不要难度到根本解决不了。在工作中去做事,并真实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其实我们在工作里解决困难的时候,就已经被动的运用刻意练习了。
如一项难以解决的客户纠纷问题,一个技术方面的难题思考如何解决,怎样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然后我们就努力思考,各方面寻找途径,这时候的进步真的是突飞猛进的。
这时候如果再能够有人指导我们,的确是一种幸运。就算没有人教我们,那我们也会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能力。
6
对于提高能力,获得不断成长的最合适的方法,不是去学什么,上什么课堂。而是在工作学习中,主动去解决那些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中学到那些最直接能拿来就用的知识。
这样子来提高自己的技能,积累起更多的经验。
刻意练习有很多的限制因素,普通人很难做到持续地运用刻意练习,因为它不并太适合我们。
其实人到了社会上就已经是成人了,不能再以学生的思维来学习、然后再有大量的资源与时间进行专门的练习。而是在工作的应用中学,在学习中运用。
这些努力都是真正提升我们的地方。但回报确实沉甸甸的。
我们看见一毕业后很多人在工作中迅速拉开差距,本质上就是处理问题的态度带来的变化。
普通人如何成为高手?哈哈,依然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但是我们先要有这样的心态,在遇到问题时候,不要逃避,以一个更加好的心态来面对。问题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