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貌似是写作营到二天。 进入6月了,我是因为群里的王静灵同学才报名写作营的,我是好奇她那篇发在报大人公众号上的文章怎么写成的,结果在这期的写作营,看到的是王静灵同学不停发红包。什么节奏啊,是吸引我到群里抢红包的吗?
参加欧文亚隆的团体课,一群人围成圈,自我介绍,然后摆问题,讲状况。 一群人经过16次的互相折磨然后理解欧文团体治疗这个模式。 这次的写作营,我模模糊糊又找到一点那样的感觉。欧文团体面对面,就像冰桶游戏一样,有时一大桶冰水倒落下来,连个趔趄激灵都还来不及打,就还要再准备第二波冲击。
再启一段,不然群友会眼花
而在写作营里,这种冲击是一种主动选择过程,每一篇作文就在群里,我愿意受到冲击的时候,我就点开,不愿意就不点开。当然啦,不点开,人生就少了一份冲击,同时也少了一份惊喜和缘分。
比如三生万物的文章,我看着看着不知是简书的威力,还是缘分的力量,一并可以看到二胖三胖的文章。我已经很久不聊闺蜜这个话题了,那天去上课却怂恿学生们都去找闺蜜。 看完虾舞时光的文章,我好羡慕他的人生阅历和那份淡定坦然,也谢谢他在我五花八门的问题下很真诚的提醒我 好好活着。 还有会跳舞的小树。 让我对宗教观有了新的认识。
还有就是 流浪风儿 每次看我的作文,都给我很多中肯的意见。让我的存在感爆棚,啦啦啦,我的作文还真有人看。她实在太细,每每都提到排版。 可是我都是大中午或傍晚歇菜时候抓着手机狂写的。
群里的同学文章风情万种,各领风骚。 在这一个月的写作中,我也偷懒过,也毫无头绪,甚至为了完成作业,把我老公的豆文搬来凑数,其实要检验一下他的文章阅读量。 每次看到同学发出来的好文,实在心里羡慕嫉妒恨。可是群里同学也提醒了,这些都是急不得的。那就慢慢磨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