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例会上孙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正面管教》这本书的读书心得,也正戳中了我这两天的心声。
正面管教不同于传统管教方式的地方在于,正面管教不会直接纠正孩子的行为,而是在纠正之前先进行情感连接(爱的连接),提倡通过让孩子感受到被鼓励、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自主地停止错误行为。正面管教的5个标准,强调不惩罚、不骄纵、不奖励、不宠溺、不进行以惩罚为目的的暂停。在正面管教里,每个挑战都是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当孩子不听话、不顺从时,家长首先要停止说教、停止灌输、停止命令,取而代之的是提问,使用能激励孩子好奇心的问题,即启发式提问,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帮助他们建立“我是有能力的”的信念。然而,我们农村的大部分家长总会采取“大声吼叫”、“反复询问作业做完没却不亲自去检查”、“孩子接二连三地犯错误给自己丢人时总想着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其实,当各位父母静下心好好地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俯下身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正面管教孩子时,会发现:我们这样跟孩子说话,这样对待他们,实在太残忍了。真的不要急躁,尊重孩子、与他们成为朋友,更多倾听才能有更多的沟通。当父母把权力交还给孩子,让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父母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
当家长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养育孩子,他表达出来的爱的讯息更加清晰,孩子更能感受到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连接,双方的关系会更紧密、合作更顺畅。每个家长在养育孩子时,都在使用自己认为有效的管教方式。但是,有些家长却经常受挫,他们惩罚、责骂孩子、威胁、剥夺权利,以为只有如此才能激励孩子,但是所有这些都让孩子感觉非常糟糕。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这样管教孩子的方法,他们以为惩罚孩子就会激励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有负责感、有能力,他们没有意识到,以一种充满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众所周知,一顿暴打肯定立竿见影,但是我们要的是长期有效,我们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个体,我们希望给他的是,能把握自己生活与未来的力量。
在教育引导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每次努力都一定能换来一点点的改善,尽管有时候这些改善会很小、很慢,想让孩子做得完美其实是一种不现实的期待。但,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至少要承担一半的责任,需要教育的不仅仅是孩子,更多的是要改变我们家长和老师的思维和做法。从现在起,学着正面管教,不仅能让孩子们接受有效的、最优的教育,也能让自己越来越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