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从古至今流传到现在。
中国结来源
中国结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文化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有『骨针』的存在。我们由此推断,当时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应已具雏形。
中国结历史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记载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远古时期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成为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
绳结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那时的衣服没有拉链,只能以衣带打结,人们用绳结盘曲成“S”形装饰在腰间,古人身上常常佩挂印鉴,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
包括周朝的绶带上中国结,也在当时盛行
南北朝梁武帝(464-549)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的诗,绮带编成连环往复的同心结,用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寓意“永结同心”。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绘『女史箴』图卷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貌,我们可以由画中了解当时妇女装饰 之一斑。例如在画中仕女的腰带上, 就发现有单翼的简易蝴蝶结作为实用的装饰物
到了清代,绳结已俨然被视为一门艺术,样式既多,花样也巧,在那时绳结作为装饰的用途 相当广泛,日常生活中的大小用品如轿子、窗帘、帐钩 、肩坠、笛箫 、香袋、发簪、项练、眼镜袋、烟袋等,下方常编有美观的装饰结,这些结常有吉祥的寓意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中国结”工艺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在诸多日常生活用品上都能见到美丽的花结装饰。人们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表示着方胜平安;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是吉庆有余的缩写等等。其样式、配色、名称,令人目不暇接,由衷赞叹。
民国以来,许多固有的文化遗产并未善加保存和传扬,以致许多实用价值不高,而制作费时费事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便告逐渐式微。
到现代时,"结"字是一个力量,和谐和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交,结缘,团结,"结"给人一种团圆,亲密的美感。加上"结"与"吉"谐音,而"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筹。因此,"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人们还是将互赠绳结这种方式保留下来了,现在成为一根根五彩的丝线,悬垂在居室四周,古朴而风情流转,富含文化底蕴,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吉祥漂亮的中国结。不限于情人间运用,现在更多是通过赠送绳结的这种方式来表达祝福的含义。为主人祈福来年的平安富贵,也体现着主人不同的个性与审美观念。
中国结就像中国的书画、雕刻、陶瓷、菜肴一样,容易被外国人辨认出来,可见中国结对汉民族的代表性。近年来成为国际时尚潮流的重要元素
图为港珠澳大桥在港珠澳大桥中也结合中国结的元素,作为它的点睛之笔。成为粤港澳紧密团结,珠联璧合的象征。
其实,从古至今,中国结的举世闻名,流传至今,从中也可看出古时地方民族间的交流与融洽,兼容并创新。
结艺文化就在不断的创新与改变,从当时的记数绳结,一直到现在的祝福绳结,其间经过的演变历程也是值得人们不断去了解的,中国结作为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标志与象征,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华夏人去传承的,不要让那些历经千年的文化沉淀所积累文化遗物消失在我们眼前,这也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去继承的文化意志,并将其发扬光大。
作者:管牧歌,朱致好,季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