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学习者,你是不是阅读了诸多书册,但又始终读的不够。
身为一名爱书人,你是不是接触了诸多方法,但又扼腕要学更多。
这些年,经历了多个学习体系的历练,我找到了一些感觉,今天来谈一些心得。
美国当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把学习目标分类,以便更有效达成。
四个目标互相独立、又相互影响,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元认知。
今天用布卢姆的模型来穿针引线,回顾非虚构读书的历程,搭建学习的楼层。
第一层:记忆
谈到记忆,常有两个误区:记忆是从小到大都已经在练习,早已学会;记忆是记忆大师、是最强大脑的领域,要用高强度的练习。
无论是上学时的死记硬背,还是最强大脑的训练,都不是普通人的训练。我们可以选择更符合认知能力的方法,来帮助自己。
近来参加了东尼·博赞的快速阅读课程,从字面看快速阅读谈的是读,并不尽然,快速源自专注,指向记忆。
快速阅读有两个要点:
首先是少思多记。
大脑的记忆带宽有限,惦记一件事,另一件事容易被忘记。阅读种的各种自发思考,会影响记忆。
采用训练,在阅读时专注在记忆本身,排除掉内在的干扰,是通往快速的捷径。
在体验快速阅读时,常有的感觉是居然能这么快的读完并记住一本书的内容。你会感叹大脑之强大,但从另一角度讲,大脑的抗干扰很弱,一点点噪声都会有影响,无法展现能力。
其次是 快速重述,阅读完成后,必须在第一时间重述。
记忆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知识先进入工作记忆暂存,需长期保存才写入长时记忆。两者的工作机制不同,工作记忆保存的是碎片,而长时记忆则连接在一起。
阅读时,记忆停留在工作记忆中,随时都会被忘记。研究发现的第一次记忆衰减发生在10秒时,阅读完成,在10秒内就进行快速的重述,有最大的可能写入长时记忆。
除了这种特定的训练方法以外,还可以运用认知科学家魏格纳发现的记忆交易效应:在群体之中,个体对信息的记忆方式有所不同,个体不一定需要记忆所有的信息,而只需要记住群体内那些成员是哪方面信息的专家即可,当需要这方面信息时就可以向其询问。
相比于记忆信息本身,大脑更擅长记忆检索路径。在阅读时,采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适当的整理,构建信息的检索路径,会事半功倍。
记忆还通过测试来加强,认知科学家普遍发现,测试不仅是评估,更是记忆本身。认知科学将此称为「测试效应」。
大脑记忆的上限是多少,认知科学家阳志平老师提出了4*5理论,通过梳理和组合,可以一次记住 4的5次方=1024 个知识点,是不是比想象中的厉害。
第二层:理解
身为一名拆书家,经常被问「是不是把书拆开读,会很快」,并不是,因为快速是谈的是记忆,而拆书则是关注理解。
什么是理解,诺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有一个终极的定义:用自己的话、用简单的话说出来,不带行话、术语说给老太太听,说给 8 岁小孩子听。
理解是信息的内化吸收,是将外层知识映射为内层表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但可以搭建脚手架来训练。
脚手架原指砖瓦工的临时支撑平台,在学习中,是从解决简单问题出发,逐渐承担尽可能多的任务。
在拆书法中有一个环节:重述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原文的知识。
上手的难点是,重述不是把原文照读一遍,而是提炼要点、梳理结构后的再次输出,重述是开卷进行的,这就是一个脚手架,帮助理解。
卡片大法也包含,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的知识的印象,这些印象属于自己,会催生内在表征。
除了这些特定的训练方法外,还有辅助工具。
其一是逻辑图示,这是将自然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的工具。
自然语句冗余度高,在大脑一次性处理难度高,图示分解后,压缩的信息能更好的辅助大脑的后续处理。
其二是语音写作。思维的练习,和量相关,语音写作的速度更快,用力更深,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更多次理解训练,能帮助自己更快的内化知识。
理解有没有上限呢,统计学家 柯尔莫哥洛夫 尝试用数据方法来计算,但他证明这个方程不可计算。
无论你得到了多么深刻的领悟,你永远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更深的。
第三层:应用
第三层楼是应用,把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运用在自己的行为中,这是知识的历练。
理解和应用之间有一道鸿沟:知晓感。
知晓感是一种「我懂了」的感觉,会削弱行动的动力,但通常是错觉。心理学上的解释是「相信某信息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但现在又提取不出来」。去行动、去应用才能破除。
如果一次学习没有练习、不设计应用,我不会参加,因为大概率无效。
应用是为了改变。从原来的自己向新的自己转变,哪怕只是一点点。
拆书法中有两个环节,一是回顾过往经历,一是规划下一步行动,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应用的闭环。
在阅读时,激活自己的以往经历,并且尝试去改变,只要形成了行动,就是有效的应用。
要澄清的是,行动未必要在现实中进行,在头脑中进行模拟和演练,效果相同,因为大脑并不区分实际发生和模拟发生。
诸多大脑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比如科学家发现在阅读小说中的情景时,大脑活动和真实情境中是没有区别的。
在现实中应用,如果有客观条件限制,在头脑中演练也不错。
应用从最小行动开始,这是阳志平老师原创的概念,行动时不要盲目,而是在明确的远景方向下,拆解到现实最小的触点,这个行动足够小,又能帮助到自己。
比如说目标是成为写作高手,那么最小行动可以写一张卡片。
心怀远方,但脚踏实地。
第四层:元认知
最后一层楼是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理解。
相比于思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怎样去思考。不仅仅考虑知识的获得,还要考虑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复利。
这是人跟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元认知的练习有两条路径。
一是提炼策略。
将自己的学习,提炼成一般性方法。
推荐瑞·达里欧的《原则》,在这本书用500多条原则示范了提炼策略的一般路径,展开心智地图,提炼最优路径,归纳成一般策略,并持续改进。
提炼策略的障碍来自「时间贴现」的错估。我们知道一件事情有收益,但是它的收益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见效,于是在认知中,这部分收益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打折扣。
时间越长,折扣越大,感知到的收益越低。一般性策略指向未来,价值会被习惯性低估。
采用外部驱动,制造外生动力来克服,运用一些心智黑客的技巧,之前谈过很多。
过去的经历都指向过去,只有提取这些一般性方法,才能助力未来。
同样,也可以建构信念。
信念是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认知科学家 吉仁泽 认为人是天生的贝叶斯动物,会被外界证据影响,逐渐修正自己的信念。
但有一个问题,人们易于被鲜活的证据影响,但未必是有价值的,一直接收到同一立场、观点的信息,就容易被洗脑。
方法首推反思,客观的审视这些证据,客观的修正自己的信念。
运用德鲁克的反馈分析法。从自己已有的信念出发,不断调整权重分配,涌现更好的信念。
有人认为信念可以从外部改变,我觉得仅适用特定场景,来自外部力量的改变是短暂的,而信念是长期的、内生的,指向自我。
在认知科学家爱德华·德西的自我决定论中,谈到:一个受控的人是无法形成真正的自我的。
只有当你自己做决定的时候,这件事情符合你的价值观,是你喜欢的、享受的,是你的兴趣、激情所在,这样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发展出自我。
顶层:拥抱时间
教育学家本杰明·布布卢姆同样认为,只要教育方式是个性化,而不是标准化的,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应该学会的知识。
学习的楼层之间,可以自由穿梭。
读书如爬楼,从记忆,到理解,从应用,到升华。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分阶段、一层层的训练。
提高需要逐个击破,有目标、一步步的达成。
清楚自己在哪里,要前进的方向,才能够有持续的动力。
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自动化,只有不假思索的去调取,才是终点。
读书仍然是这个时代最廉价,但最靠谱的上升阶梯。
用阅读来拥抱时间,用书中百年尺度的力量,去解决人生的千年尺度问题。
阅读是幸福的事,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