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1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这是《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显示的数据。
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
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火爆全网的“营养女神”李靓莉说:
“很多的不幸,是可以避免的。”
人们都想要健康的身体,但是错误的饮食习惯,却害了不少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中,合理饮食是支撑健康的其中一块重要的石头。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预防慢性疾病的具体健康饮食推荐:
食物多样化,每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5种,靠一种或简单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需要。
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
推荐每日摄入食物超过12种,每周超过25种,达到平衡膳食,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
全谷类+杂豆类+薯类主食(每日粗粮100-150克):谷类是膳食能量的基本来源,每日膳食的基础。
新鲜蔬菜(生重500克)+水果(200-350克):多选用红、黄、深绿的蔬菜和水果。
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红肉<50克+适量鱼(深海鱼每周2次)+禽类: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生重小于4两)。
每天摄入畜禽类和水产类各40~75克,还应注意少用肥肉和荤油。
牛奶每天300-500毫升(或等量酸奶或其他奶制品),鸡蛋1个。
钠盐每天不超过5克,植物油(橄榄油等)每天不超30毫升,糖不超过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好。
肥肉、动物内脏、油炸烧烤食品、甜食、奶油等尽量少吃或不吃。
足量饮水,一般成人每天1500-1700毫升,适量咖啡<400毫升/天。
饮食上,应尽量做到“鲜(新鲜)、天(天然)、淡(清淡)、杂(丰富)”四个字才更健康。
吃动两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运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
吃法决定活法,会吃的人更好命。
每个家庭,至少得有一个人懂点营养学。
好好吃饭,是对健康极低成本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