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叔本华
这话说得多有道理,几乎就像“饥饿就要吃饭,吃饱就要睡觉”一样有道理。
但我并没有觉得生活如此艰辛,至少在大多数时候,痛苦和无聊仅仅是可以被忽略的小小感受。或者说痛苦和无聊时时刻刻都存在,但因为“蹲茅坑久了就不觉得臭了”,我们因为阈值的提高,忽略了较小的痛苦和无聊。
欲望,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就像一直推着大石头的西西弗斯一样永无休憩。
先说说求而不得的痛苦。
以为求分两种,一种是“拥有”的求,一种是“创造”的求。
求“拥有”,痛苦的程度与不得无关,只与“求”的程度有关。
求“创造”,则往往都不会因不得而痛苦,因为更多的注意力在求的过程之中,更多的获得感在过程中体现,最后一刻,得或者不得,或许会有些失落,若是未负本心,也就容易释然。
人的内心中是否有一种“求创造”的内因?简单来说可以称之为理想,起初这种理想是非功利性的,是一种“应该去做”的内在自设的规则。
然而经过时间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缺乏,“求拥有”逐步占据了更多的心力,若不能调整好心态,羡慕、嫉妒、恨,这些情绪就会蒙蔽初心理想,最终沦为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
缺乏,却有客观主观之分。首先是生理上的缺乏,吃饱穿暖,若不能保障,自然为生存不可避免地“求拥有”;生理上满足之后,自然有尊严、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缺乏,不得不重视的是,无法要求所有人都清心寡欲、独醒于世,那么一些正常的需求也是能够理解的,具体的判断,可以参照康德的“普遍性”,即所有理性的人自身都承认其合理性;再有就是主观的缺乏了,这一类缺乏指的是相较他人的缺乏,因此并没有创造性,因为别人有,所以我也要有,向往更多的物质和更高的地位,把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标准更多地放在他人的评价中,不具备普遍性的欲望,即非普世的价值观,这类需求有不断升级的可能,使人沦入一个不断追求的境地。
其二其三的缺乏,除了以“自问”“日克”等实现自我判断以外,更适用的标准是普世的价值观。简单来说,一件衣服,干净和美观可以认为是普世的价值观,而奢侈质地或品牌就是个人主观的需求了。当然,本文不是谈论奢侈,奢侈与否更多的是消费观念,人与人因为经济条件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上文谈的更多的是缺乏,是与他人的比较计较之心。是这种“计较”的心态导致“求拥有”,而导致叔本华所说的“痛苦和无聊”的循环。
求“创造”,也是人生的欲望。生活这一团欲望,若是此“求”为主,生活或许不会如叔本华所说的那么悲催。
什么是“创造”?在这里不是指发明创造或者是新的理论事物。而仅仅是创造。仅仅是指就人本身,在创造一个新的精神或者物质。
学得知识、输出思想、或是专心致志地从事一项手工、全心全意为一项事业奋斗,对个人而言都是属于“求创造”的欲望。那他们的共同点在哪里呢?应该是能获得一种类似“心流”的满足感,并且这种满足感不是因为得到或达成而产生的,而仅仅是因为正在做的这件事而产生的。
这种“求创造”的欲望,是一切所谓成功的根本。纵观历史,没有只靠“求拥有”而成功的,项羽看到秦始皇说“取而代之”,刘邦则是说“大丈夫当如是”,可以从语气中看出,一个是“求拥有”,而另一个更多的是某种理想的成分。在现代商业中也是如此,成功的创业项目往往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当然,在资本进入后是否有本质上的改变此文不论。
再来说说源于已经习惯的无聊。
这里需要反复提到的就是阈值,似乎一切都有阈值,因此追求和劳碌是不可停歇的。
那么乡村里的长寿老人,过了几十年没有波澜的日子,眼神中却尽是平静和祥和。无聊?在哪里?
无聊,来源于过于勤奋的思考和外部获取质料的不足。也就是说,脑子习惯于高速率运转,长时间停止就难受。如果脑子本来就不怎么转,自然就不会无聊。
这是一种天然的能力,从某些方面来说,或许如此比所谓成功更加幸福,因为“幸福”二字本来就只存在于主观。但如此幸福,未见过外界世界倒还好,确立自身仅如此地位还好,未体验过其他美妙还好……缺项多多,于我辈看来难免遗憾。
释氏常把人分为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愚鲁似佛容易,聪敏反难皈依。却是从“不是”到“还是”最难。
好在这世间还有太多一生都追求不到的东西,例如宇宙和灵魂。若把求放在“创造”而不是“拥有”,外部质料无穷无尽。
“永恒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任选一项都永远不会无聊。
于是乎,把生活创造,在求索中有得则欣喜,无得则精一,人生苦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