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QP论坛,见到了一群很牛逼的人,自己也很想成为这样一个牛逼的人。
很难想象,作为志愿者的自己能够从这次活动中体验到那么多以往都难以得到的体验。
本次的QP论坛由香港会计师公会承办,在我们学校举行。而我们作为志愿者辅助来自香港的公会同事组织开展这次的活动。
第一次被震撼是看到全英的action rundown。在论坛开始的前一天,我们接受了一次培训,在培训开始前,我们和工会的同事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交换的是各自的英文名。拿到英文的工作安排表时,自己是一脸懵逼。来自Hong Kong的他们在培训时时不时蹦出几句英文,说句实在话,他们的英文讲得超级好听,但普通话实在不敢恭维。
这是我第一次由衷觉得学好英文很重要。以前都是别人告诉自己,学好英文的重要性,但就是这一次,自己是真正体验到英文是一种语言工具,不会英文你连自己的工作安排都不懂。
在和公会的同事聊天时发现原来在香港,更多的是英文教学,除非是学中国文学之类专业的,不然都是英文哒。
我是个喜欢多元化的人,总觉得身边的人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像在这次的活动时认识的各位志愿者和公会同事,每个人都给我很多思考。
不同于第一次被震撼完全是由于对我而言高大上的英文,第二次被震撼是看到来人之多时。
今天早上刚好下雨,但来的人还是很多,不仅有远道而来的嘉宾,还有同学为了CPA影子计划专门赶飞机飞过来。负责签到时,真的是手忙脚乱,忙不过来。
知道同学在下雨天还从那么远赶过来时,心里可谓震惊。而后,是觉得很庆幸。
庆幸这次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庆幸自己参与了这次活动的预备工作。
第三次被震撼是QP论坛的内容。分享经验与体会,给予建议似乎是论坛的例行公事,但于参与的同学而言,真的可谓是收获颇丰。
安永,普华永道,六福等名企的职场达人出席了这次的论坛,他们聊起他们的大学是怎么度过的,聊起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会计这一行业,聊起人才需要等等我们在校生极其关心的问题。
总结了一下,有态度有准备,多尝试多努力,英语好学习好,自信+沟通能力好是各位大咖们谈得最多的需要的人才。另外提前做好规划,把证考上也很重要。
但谈得容易,做起来难,某个名企的大咖推荐我们看一本书,《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她说,你能培养出这七个习惯,不要说成为出色的会计师,你无论做什么都会很出色。
主持人总结时说大咖说我们要读这本书,大咖连忙补充,不是读,是要做到。清晰的逻辑让人哑然失笑。
其实我读过这本书,但我似乎并没有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好忧伤的事实,只是读过而已,但从未付诸实践。
后来,我查了一下这七个习惯,发现这些习惯大家都知道,不过是能不能做到,以及能不能坚持的问题。
习惯一:积极主动
习惯二:以终为始
习惯三:要事第一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己
习惯六:协作增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本书,感觉还是蛮实用的一本书,不过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第四个震撼是在论坛结束后,做清理工作时。
论坛邀请了很多来自名企,协会,公会,高校的人,之前我们还要与他们联系确认一下他们是否过来,可想而知,我们有他们的联系方式。
论坛结束后,我们被要求,将通讯录全部撕掉,请注意,是撕掉,并非简单地扔掉。
我看到他们在撕纸时有点诧异,疑问脱口而出。后来看到他们撕的是通讯方式,顿时了然。
这样处理这些通讯录,是为了不泄漏他们的隐私,为了不让他们的联系方式被有心人所利用。
对于这些东西,我完全没这个概念,而他们却想到了这一点,为以防万一,不只是扔掉,还是撕掉这些电话号码。
在撕电话时,出于记者的职业病,我疑惑:你们是怎么联系到那么多人,让他们参与这次活动哒?
他们边收拾着东西边说,当然不是我一个人联系啊,靠的是很多人的帮忙,像你们啊,像你们学校的老师等等。
见我似懂非懂,她补充道,这是一个teamwork。
我恍然,心里的震惊感愈发强烈。
我时常觉得他们怎么那么厉害,能够让那么多人聚集在这里,参与一个活动。现在恍然,这是一个team,这是一个teamwork。
超级nice的一个team ,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教我们怎么试音怎么做,对我们感兴趣问的问题耐心回答,以及在我们结束工作后一声又一声的谢谢我们。
回想起来,真的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和一次难忘的记忆。
与他们聊天,与他们工作时,他们无意透露出的能力与品质让你惊叹,让你想要成为与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他们无意秀口语,只是一种习惯,他们无意秀能力,只是一种态度。好喜欢他们,也好想成为与他们一样从不刻意秀优秀但他人就觉得你很优秀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