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遇见《说文解字》之食饮有节

食饮即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什么叫“有节”呢?食物要吃应季的,所谓吃应季的,就要先懂这个“节”字。

“节”的繁体字“節”,竹字头下面是一个“即”,代表音声。

节,指竹节,大家都看见过竹子,竹子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个节,所谓“节”,都是气机转换处。如果说两人有矛盾,叫有“过节”,就是难通融之意。

我们现在把过节都看作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其实古人不这么看待过节的。中国古代的节日最讲究的就是阴阳。节日都是跟阴阳、节气密切相关的,过节的日子都不是好日子。

比如春节,春节是咱们中国人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大好日子。在古代,春节就是立春,春节自古是立春节气,既然是气机转换时,大家都应该小心。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陈”就是过去的好东西要发出来了,坏东西也要发出来了,所以这时候人就要注意身体了。春节就是个节点,既是春天的开始,又要打年兽。

为什么春节又放炮,又点灯的?为了驱赶年兽。因为年兽第一怕火,第二怕响声,所以古人逢节气就点着了艾火熏一熏,把这“节”就过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