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在微博首页看到这条消息,还是关注的个别博主用调笑的态度在转发评论,认为原博用一种丝毫经不起推敲的煽动式话语传播一套落后的学习观念,而其目的无非是引起网友的关注。毕竟原博几年前还是微博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而如今新网红时代,却是掉出网友关注范围久矣。
一场为博关注的拙劣表演。
作为95后,这种言论笔者真是从小学就在听了,什么“学英语没用,因为不会出国”“学数学没用,你买菜时用得着函数?”“学物理/化学没用,因为是文科生”......诸如此类的说辞。然而长大了,才知道这些话都是坑人的,不仅要学,最好还要学好,直观点,学好了能考上好大学;间接点,在当下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不同阶层人群的生活状态直接在一个平台被围观共享,而随着中产阶层的扩大,“诗与远方”般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标杆,你要真不学点技能,可能你连人家发的140字微博内容都看不懂。
我以为“学好英语能开阔视野”这一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以为关于这段学习英语的话语只会被当做一个玩笑,很快就会被埋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没想到在第二天,我在微博首页上看到了更多关于原博的种种讨论。比起对“应不应该学英语”的讨论,我更想不通的是在9102年,这段话都还能引起讨论并形成一定热度。
在全球化发展逐步深入的今天,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用中文给中国人民拜年,家里还专门请了中国佣人给儿女进行中文辅导,金融大鳄罗杰斯两个女儿的优秀中文表达能力更是惊诧国人,同时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做着关于在中国学习生活的视频,国外的孔子学院也遍地开花,不管是权贵富商出于打开中国市场等利益考虑,还是普通外国友人出于兴趣与爱好的目的,他们的行为都在表示,要接触了解一个传统而强大的国家和文明时,学习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上述我给的理由和原博言语都陷入了一个问题,就是将学习目标技能化,原博的问题在于“反正多数人用不着英语,有用的完全可以交给专业人士处理,所以不需要全民学英语”,简洁点说,逻辑即是“因为没有用,所以不要学”;而我给的理由也处于同一个逻辑,“因为有用,所以要学”。但是我并不想基于这个逻辑来讨论“我们还需不需要学英语”这个问题,因为在这个逻辑下,想学英语的人永远和不想学英语的人讨论不到一块去,只会陷入一种各说各有理的困境,你无法反驳他“日常里的确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用不到英语”的点,他也不会理解你认为的“多学一门语言,能在合适的时候成为助力”的愿景。
关于学习,我一直都很喜欢天海佑希所演电视剧《女王的教室》里的一段话:你们给我好好觉醒吧。还不明白吗?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事。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物。这时候做为一个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理解。还能做什么呢?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进了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原剧中这段话是为了回答“我们为什么非要读书不可呢?”这个问题,但我认为它同样可以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疑惑: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某一天的某个用处,而是为了满足你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
也许背了很多很多古诗词的你哪一天突然想知道英文诗的美是怎样的一种美,那么就去学习英文,去感受另一种文字之美;也许随着对某一学科的研究逐步深入,你想知道国外的学者们对这一想象的思考与说明,那么就去学英文,去知道其他人所想所思。
我们还需要学英语吗?这个答案不能由他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