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雨水后连绵细雨,
持续几周雨不停,
好湿好湿好湿......
南方人,
‘湿性大发’,身体“无常”,
该怎么解呢?
中国医学认为湿气分内湿和外湿。内湿是饮食不当所造成;外湿是外界环境潮湿的影响。夏季阳气蒸腾,外湿是水汽,是阴邪,阴邪易与阳气干上。
用现代‘语’解释,到了夏季,天气闷热湿度大,人体的代谢失去平衡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非正常状态,而这种非正常状态,人体不通过适当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去调节,身体失代偿状态时,细菌病毒等就可以趁虚而入,正所谓‘篱牢犬不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南方的夏季,很多人会有“头重如裹”、“嘴苦没味道”,的感觉。特别是浙南一带,经常会有人说自己‘湿气重’,老一辈的人每逢夏季,有习惯给孩子们喝些吃些祛湿气、解毒祛火的草药和食物,用的好立竿见影,用不好可能会“雪上加霜”。‘一药解百毒’,这种理论仍不能轻信。中国医学的精华‘知其人,用其味’,根据身体不同的情况,根据人体不同的体质,选择适当的食物和药物。
言归正传,用有限的医学和营养学知识,罗列了一些祛湿气的方法,希望因人而异,智者智取。夏季祛湿气的方法很多:通风、除湿、运动出汗、饮食排毒、植物巧用,当然还有来什么,接什么的心态。
用食物(饮食)祛湿气,
是这篇文章分享的重点,
夏季阻止‘湿性大发’的饮食小方有:
选用绿色的多品种蔬菜,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的好方法,多吃蔬菜也能调整我们的酸碱体质,及时补充丢失的维生素和钾,富含植物纤维及时排除肠道垃圾,芳香型食物具有唤醒脾胃,消化功能,对夏季容易受湿气干扰的人群起到利湿祛湿的作用。
选择罗勒叶、大蒜、坚果、橄榄油做青酱,无论拌面、蘸面包、拌菜或豆腐都特别好吃也方便。罗勒叶又称九层塔叶,有化湿、消食、活血、解毒和行气的作用。在做青酱时,可以先将罗勒叶焯水一下,去除草酸,也去除叶面的酶,使色泽更鲜亮,打成酱后气味更温和。
食材可选用薏苡仁、白蔻仁、杏仁、小米。夏季好发湿热,特别是青壮年和儿童,在吃了一些寒凉的食物和草本植物后,一定要吃些补脾胃的食物,不至于伤到脾胃,在吃了一些辛温芳香的食物和植物后一定也要补上反佐的食物。
特别指出:薏苡仁和小米归为‘中国十大好谷物之一’,小米可以作为常食,而薏苡仁则要因人而异,酌情食用,毕竟薏苡仁是药食同源的食材,特别是孕妇,偶尔少量食用无碍,可经常或一次食用大,那有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现象。再举个例子:有个朋友,知道薏苡仁煮粥利湿效果好,也给自己做了,但吃后就胃痛了,事后和我讨论,原来是薏苡仁没有煮烂,这位朋友的胃肠很不好,因此就出现了胃痛的症状。所以薏苡仁煮前先洗净浸泡1~2小时,煮透或提前炒制一下,更能发挥它的功效。
“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款调味品,也是夏季可以常备的食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姜化学组成复杂,生物活性功能多样。生姜味辛性温,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胃,促进消化,还有抗菌作用。
选择老姜做姜茶,早起一杯,起到发汗解表,唤醒脾胃,疏解压力的作用;
选择嫩姜做姜撞奶,在往期文章中有介绍过姜撞奶的做法和功效。
浙南一带海货多,特别是温州沿海地带常食海鲜,而夏季更需要用到大量的姜来反佐生食,避免食鲜时引起高蛋白食物不能消化时带来的身体不适症状。
细说小米炖辽参,建议用3-5片的姜切成姜丝一起炖,辽参一定要泡发,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吃,建议炖2-3小时为好。注重口感,肠胃消化力好的人,炖的时间可以缩短为1-2小时。
辽参富含胶原蛋白,食用后能否将它消化成自己身体需要的,全看身体的消化能力,而姜能唤醒脾胃,增加消化功能。但要提醒,消化力弱,肠胃不强大的人,很容易穿肠而过,或者你消了它,但转化不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生成了异体蛋白,反而给自己的身体制造出了过敏原,让身体受累。
常言,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中国的营养学说(中医)提倡饮食以人为根本,“知其人,用其味”,食物才能发挥其食疗的作用;“万物生长有时,智者顺时而取”,人体才能吸收食物的养分和精华。
马儿食语:
再啰嗦两句,湿邪致病的最后一个特点,像中医说的‘’如油入面‘’袪不干净。连着下了几周的雨,别说室内室外湿哒哒,连身上也觉得湿粘的很。“上攻治未病”,湿邪易致病,防范于未然,赶紧除湿除湿除湿。
马儿与你分享读过的书和吃过的食物
文章付出努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