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停电了,我心里却充满欢乐。
老妈点上一只红红的蜡烛,火苗在探进门缝的微风中曼妙起舞,它们将影子投到墙壁上,放大着,晃动着,引得第一次看见这番情景的小女孩惊喜万分,小手不停地挥舞,嘴巴不停地问问题。
牵着小手,走出屋外看月亮。只见弯弯的一把“镰刀”,高远耀眼地挂在空中,明亮得像白天,却又柔和如水。陪在它身边的是亮晶晶的星星,它们快乐地眨着眼睛,仿佛在讲一件件趣事,要不怎么会一闪一闪笑得乐开了花儿呢?走在地上的人儿,沐浴着夜间的秋风,想象着天空的这幕景色,于是展开了欢乐的讨论。
另一番情景不由得浮现在脑海,也是一个小女孩,也是点蜡烛的夜晚。不同的是,陪伴小女孩的家人很多,吃完晚饭,一家人在屋外乘凉,大人们拿着蒲扇聊天,偶尔帮孩子赶赶蚊子,孩子们则在凉床上快乐的玩耍,偶尔还去参加捉捉萤火虫找找虫子之类的活动。差不多时间后,孩子们回到点了蜡烛的堂屋,一番小打小闹后,开始轮流洗澡,上床睡觉,一个愉快的夜晚在孩子们的美梦中便过去了。
宁静,古朴——是多久没有体会过的感受啊。
回老家也近半年,虽偶尔也能体会到乡村的宁静,但终究抵不过孕期对声音的敏感,似乎只有女儿吵闹的声音才能被接受,其它稍微有点儿动静,便觉得是噪音。
也许与燥热的夏季有关,好在这几天开始进入真正的“秋高气爽”,一切都变得让人欣然接受了。
早起进厨房找吃的,看到厨房里有几个南瓜,静静地排列在窗户下面的角落里,花瓣似的纹路,刻在硬硬的墨绿色的瓜皮上,低声诉说着它来时的经历。站在南瓜旁边的,是家里最老的古董——碗柜,虽然它已经失去了它的主要功能——装碗筷,但其实到现在也帮了老妈不上忙,厨房的很多种子啊,不用的容器啊什么的,都被它承包了。碗柜外面,保存着哥哥小时候的字迹,碗柜的抽屉里,还藏着我们小时候的一个个遥远的故事。
吃完早饭,和女儿在家门口听三字经。小女孩突然使劲拽动我的裙角,指着一棵树,兴奋地说:“妈妈妈妈,小鸟!”顺着小手望去,原来是一只麻雀,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上,选了一根横向的树枝,慢慢踱步,一会儿悠闲地散步,一会儿忙着找虫子,一会儿又飞到旁边有叶子的树上,与别的小鸟躲猫猫。
天空中也发生了趣事。经过我们好几次的观察,我敢断定,云朵绝对是个躲猫猫高手!你在的时候看着纹丝不动,你稍不注意,它就溜走了。当然,我们也看到过特别直爽的云朵,它们大方的展示着它们飘动的路线,仿佛是用飞的速度去赶往一场约会。
要说最勤劳的,当然还是蜜蜂。它们幸运地遇到路边一大片的南瓜花蔓,为了采到新蜜,它们不停地在南瓜花大大的花房子里忙进忙出,直到南瓜告诉它们花房要关门了。
这一天,我们还看到了小鸡们,为了逃避早睡的规定,一只只扑腾着翅膀,飞到低矮的枇杷树枝上,企图躲过人们的注意,可最终败在了老妈挥动的扫把下面,乖乖回窝睡觉。
宁静也好,鸡犬不宁也好,都是自然界最纯朴的声音,在心境好的时候,传递至人的内心,那便是一份安详,也是心底深处最纯净的追求。
最近正好读到《道德经》第十五章:微妙玄通。“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很是费了一番脑力去思考,才能大概理解其中智慧。正好这几日连续不断接受好友的高度评价,自己决定永远进取。
谁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在安静中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使其慢慢显出生机?
追求内心的安宁,但又保持积极进取,融合内心的静与动,才不枉费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