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展厅设计项目的施工期间,企业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项目进度、质量及最终效果。以下是施工各阶段需重点配合的工作内容及执行要点,帮助企业高效协同设计施工团队:
一、施工前的筹备配合
1. 场地交付与条件确认
核心工作:
按合同约定时间向施工团队交付完整场地(如清空展厅内杂物、拆除原有隔断),确保地面、墙面、顶面基础平整,无漏水、漏电等隐患。
提供场地原始建筑图纸(含承重结构、水电管线分布图),协助施工方规划水电改造方案(如强电接口位置、网络布线路径)。
关键动作:
与物业或园区管理方沟通施工许可(如施工时间窗口、材料运输通道、垃圾堆放点),提前办理动火证、夜间施工审批等手续。
2. 设计方案最终确认
核心工作:
对施工图纸(如平面布局图、立面效果图、节点大样图)进行逐项签字确认,重点核对功能区划分(如接待区尺寸、展品陈列区动线)是否符合最初需求。
确认多媒体设备技术参数(如投影仪亮度、互动屏尺寸)及安装位置,避免施工中因设备规格变更导致返工。
二、施工中的过程配合
1. 现场协调与进度跟进
日常沟通机制:
指派1-2名内部对接人(如行政部或项目负责人),每日与施工方项目经理召开15分钟现场例会,同步施工进度、解决突发问题(如材料堆放空间不足)。
通过线上工具(如企业微信、钉钉)建立项目群,要求施工方每日发送现场照片、进度表(标注已完成/待完成工作)。
关键节点验收:
在水电改造完成、吊顶封板前、多媒体设备安装前等节点,组织内部团队或第三方监理验收,例如:
水电验收:检查管线是否按图铺设,测试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硬装验收:查看墙面平整度、地砖铺贴缝隙是否均匀,避免隐蔽工程遗留隐患。
2. 材料与展品对接
企业自有物品准备:
提前3-5天将展品(如产品样机、荣誉证书)、企业LOGO标识、软装陈设(如沙发、绿植)运送至现场指定区域,与施工方办理交接清单(注明物品数量、完好状态)。
若涉及企业宣传视频、互动程序内容制作,需在施工中期完成素材提交(如品牌宣传片成片、展品文字说明),确保多媒体调试阶段能同步加载。
定制材料确认:
对施工方提供的材料小样(如墙面涂料色卡、地板样品)进行签字确认,避免大面积施工后出现色差或质感不符问题。
三、特殊环节的专项配合
1. 消防与安全审批
核心工作:
配合施工方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展厅设计图等材料,向消防部门申请装修工程消防验收(尤其是面积超过300㎡的展厅)。
若展厅位于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需协助施工方通过物业的安全培训(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现场灭火器配置标准)。
2. 多媒体技术对接
核心工作:
协调企业IT部门配合完成网络部署(如确保展厅内WiFi覆盖、预留服务器安装位置),若涉及数据对接(如互动屏调取企业数据库信息),需提前开放接口权限。
参与多媒体设备联调(如灯光、音响、投影的联动测试),从用户体验角度提出优化建议(如互动程序操作流程是否便捷)。
四、施工后期的验收与优化配合
1. 竣工验收与问题整改
验收清单制定:
按设计图纸制作验收清单,逐项检查:
功能类:接待台电源是否正常、互动屏触控灵敏度是否达标;
美观类:墙面图文排版是否对齐、展台接缝是否平整;
安全类:地面防滑处理是否到位、紧急出口标识是否清晰。
整改跟踪: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如某处墙面掉漆、投影画面偏色),以书面形式(邮件或工作联系单)要求施工方限期整改(如3日内完成),并拍照留存整改前后对比。
2. 使用培训与资料归档
核心工作:
组织展厅运营团队(如讲解员、设备维护人员)参加施工方的操作培训,学习多媒体设备开关机流程、基础故障排查(如投影死机重启步骤)。
接收施工方提交的竣工图纸、设备说明书、保修卡等资料,建立展厅维护档案(便于后期维修更换部件)。
五、风险防控与应急配合
1. 设计变更管理
原则:施工中尽量避免临时变更设计(如新增展区、调整灯光方案),若确需变更,需评估对工期的影响(如增加5-10天),并与施工方签订《变更确认单》,明确费用增减及工期顺延条款。
2. 突发情况应对
预案准备:
若遇材料缺货、设备故障等突发问题,配合施工方启动备选方案(如替换同类材料、临时调配备用设备),避免因等待物料导致停工。
若施工期间遇到政府检查(如环保、安全突击检查),协助施工方提供相关审批文件,减少停工风险。
六、配合要点总结
角色定位:企业需扮演“需求确认者”“进度监督者”“资源协调者”三重角色,而非被动等待交付。
沟通原则:所有确认事项需留存书面记录(如邮件、会议纪要),避免口头承诺导致责任不清;对关键节点(如材料进场、隐蔽工程)拍照存档,作为后期维权依据。
通过系统化的配合机制,企业可有效降低施工阶段的沟通成本,确保展厅最终效果与设计方案高度吻合,同时避免因配合缺失导致的工期延误或质量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