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楼前楼后的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一个个骑着自行车在环形路上飞快穿梭。三岁的小儿子眼馋,于是我也给他配了一辆带辅轮的小童车。
很快,他的车技渐长,没几天功夫,已掌握了基本要领,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轻车熟路,他的笑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上扬……他笑起来真好看!
与他同龄的孩子还有三个,四个孩子天天耗在一起。四个孩子在前,四个家长紧紧跟随,他们或是自行车,或是平衡车,小腿飞快地蹬呀蹬,我们这些宝妈们,跟着跑得气喘吁吁。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广阔的农村天地,养育了我。我姐姐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学习不在话下,家务活上手也快,是妈妈的好帮手。
八十年代的农村,骑的是大金鹿自行车,对于我姐姐来说,骑自行车这种技术活可难不倒她。四、五年级时,已经带着我去镇上上学,还能带着奶奶去地里摘棉花。每次从地里回来,前横梁上搭上一袋子棉花,后座上,不仅有奶奶稳坐,而且外侧还挂上一兜新摘的白花花的棉花。从小,我就佩服极了我能干的姐姐。
我天生体弱,三天两头吃药打针,驾驭大金鹿自行车这等难事,我真是力不从心。所以到了小学五年级,我还不会骑自行车。
升入初中的那年暑假,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让我去附近的打麦场练习骑车,迫在眉睫,要升入镇上初中了,五里地的路程,走着有些远。
距今将近三十年的事情了,我记忆犹新。爸爸说先陪我练一会儿,再去干活。他跟在自行车后面,恐怕我摔倒,他紧紧给我扶着,一圈一圈地跑,汗流浃背。然后鼓励我骑上去,慢慢地放手,爸爸后来索性光起了膀子,一上午没能去地里干活,脊背晒得黝黑,脸庞却不再紧锁。正午时分,老妈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看着我终于能骑自行车上路了,也露出了开心的微笑。这种兴奋恐怕你是体会不到的,一个瘦弱的、胆小的女孩子,终于会骑大金鹿,虽然以后我骑车经常挨摔,并且一直不敢带人。爸爸给我淘换来一辆没有前横梁的凤凰单车,再以后,熟练了,我还骑着这辆车去到三十里地以外的高中上学。这是后话了。
这些经历的我,完全不像在农村长大的疯孩子吧!
爸爸的爱是无言的,他总是不太愿意表达爱意的,却又一直在默默付出,以至于被孩子们常常忽略。我是远嫁的女儿,偶尔给家里打个电话,说不了几句,爸爸就会说:“我没事了,家里都挺好,给你妈说吧!”然后我会和老妈聊上半天。
父亲节这天,我打电话给爸爸,爸爸给我说:“别买土豆、洋葱了,还有大蒜,今年丰收了!”
是啊,爸爸的小菜园到了最热闹的时节:瓜果挂上了枝头,豆荚爬满支架, 土豆早已成熟,各种绿叶蔬菜更是一样样摘回家吃起来,每次回老家,他老人家的小菜园是我跟孩子们最愿意去的地方, 满园果实, 满眼绿色,满心的喜悦,小猫咪每天都要去几趟,肆意地打打滚,阴凉地里睡一觉,跟虫虫鸟鸟嬉闹一番,别有一番惬意在心头!
每次从娘家返程,我的车上定是装满了各色蔬菜,爸爸的心意总能飘香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女儿家的餐桌上。
文字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日渐苍老的伟岸身影,越来越清晰。他很平凡甚至平庸,但是看到他的身影或者听到他的批评,总会觉得自己做的得不够好,一直努力向前。他勤劳了一辈子,扎根农村,熟络各种农活,处处勇当一把手,退休后也不闲着,开辟出自己的小菜园,想想我的勤快肯定也是得老爸真传。
我爱我的爸爸,最后,我以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做结尾。
写给父亲
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
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
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
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
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