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准备带娃去转的心仪之所是“湖北省科技馆”,无奈疫情原因一直没开放。正在遗憾的时候,恰好看到中国建筑科技馆恢复开放,我就在想是不是带娃也去转转。虽然心态有那么一丢丢纠结,一方面觉得娃太小,不知道是不是对建筑物感兴趣,另一方面又希望娃能从小接收一点“艺术的熏陶”。这可能是每个爸爸妈妈都经历过的心态。不过纠结只是一瞬,成功勾起司机爸爸的兴趣后,我就迅速在公众号上预约了,顺便还叫上了科技馆附近的一个朋友一起去。真是没想到,这一趟不虚此行。
早上成功催醒爸爸之后,小柯达也满脸笑意的醒了,妈妈妈妈叫唤开了。吃过家家的爱心早餐,准备好出门必备品之后,小柯达踏着他的滑板车领着两个跟班(爸爸妈妈)出发了。
去往建筑科技馆的路上,小柯达一直兴奋的看着路上的各式车辆,特别是遇到大型油罐车和水泥搅拌车就激动的喊我快看,等车辆行驶到高新大道时,轮到我和柯爸爸兴奋了(第一次来这边),这边的发展简直是一日千里啊。高楼大厦,高楼林立,湖北省科技馆新馆/光谷之星(后来才知道名字),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整体感观大气磅礴,不愧是建筑科技馆的邻居!
通过科技馆要求的24小时核酸和绿码检查之后,直接可以刷预约码或者预约的身份证过闸机,进入 科技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形大展厅,屋顶是浩瀚的蓝色星空,仿佛能把人吸进去,底下是标有 地理位置的方格图,周围一圈摆放的建筑结构。因为柯达着急往里面跑,我们就没有在大厅过多停留, 直接进去了展厅地下2层。走到地下2层展厅后,小柯达一下像找到了组织,兴奋的到处乱转。地下2层展 厅将从古到今的代表性建筑全部做成了模型,非常具体形象,可以让小朋友们直接在家门口近距离感受 建筑的魅力,领略前人们出神入化的建筑智慧。
本来展厅是按照建筑物的时间线分区展示的,但这溜不住的小神兽,实在无法控制它的行动轨迹, 我们也就随意了,跟着柯达溜馆。别说这小家伙,路线开辟的不错呢!一下就把我们带到光谷之星的模 型面前了,刚刚在马路边看到时的余震还在,这会近距离的面对面亲密接触,巧渡天工可能有点夸张, 但觉得称得上独具匠心!柯达直接就上手了,小胖手假装汽车,跟我讲解“妈妈,这是停车场入口,我 的车要开进去咯!”柯达一直在这个模型四周转悠了好一会才意犹未尽的去下一处。我专心的做个小跟 班:摸了摸黄鹤楼,看了看江汉关,瞻仰了武汉大学,仰望了华科,领略了各式各样的国内外著名建筑 的艺术风情!看的我们目不暇接!恨不得都搬回家,如果可以的话!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武当山的“金 殿”,一直未能亲临武当山感受风采,现在有幸在科技馆摸到“金殿”的瓦楞,感觉到去武当山走走的 愿望更强烈了。我们的柯达小朋友更是在金殿的石阶上玩起了滑滑梯,还在我阻止他的时候跟我讲“妈 妈,我会注意安全的”,简直让人哭笑不得。。。逛到半坡遗址的时候,柯达跟我讲“妈妈,这是小白 的草房子呀(绘本《三只小猪》故事)”,结果旁边有个小哥哥立马抢答了“这是半坡遗址”。。
逛了大概一个小时,我们准备去负1楼的科普互动区看看。结果发现全是收费做手工的,我们就只 简单的看了看有些的展品,确实做得很精致,然后就直接出馆了。出来之后,柯达又对门口的“中国建 筑科技馆”的招牌产生了兴趣,不停的上蹿下跳玩了好一会。接着我们无意发现馆的侧边还主办了“火 神山雷神山的抗疫纪念展”,就决定进去看一看。展厅重现了从武汉按下暂停键开始后,各方人士积极 组织抗疫的感人历程。不计个人安危的逆行者,不畏艰难的建设者,执着奉献的白衣天使,不辞辛劳的 组织者,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每一个都是时代的英雄和楷模!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管控病房区这 一幕幕曾经在新闻上出现的情景再现,一下把人拉回到了曾经那个艰难的时刻,忍不住热泪盈眶!好在 柯达“少年不识愁滋味”,“妈妈,你看这个地方又有汽车,妈妈,你看这里还放电影”,好在一切都 过去了,以后的我们只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愿你我共同努力,继续好好生活!
最后离开的时候,扫码领券免掉了停车费,感觉今天算白嫖,哈哈哈哈。。
我们最后还去科技馆对面的商圈逛了逛,给柯达整了3个鸡翅,一下就啃完了,估计今天运动超标 ,看来建筑科技馆确实适合溜娃,不但可以放电,还能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