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开始学习三节课关于运营知识的基础课程,今天第一篇简书,是其中的一个作业,需要谈一谈我对运营这件事的认知。
我身边有不少做运营的伙伴,在以前我总觉得他们的工作对我来说特别费解,我本人是做hr的,说起来搞清楚一个职位是做什么的,有什么要求,应该是我本来的职业技能,但不知为什么到了运营这里就不好使了。似乎在我眼里,他们每个人做的工作差别都挺大,有的是维护重点客户的,有的是做公众号运营的,有的是专门看数据的……我曾经一度非常困惑,“运营”到底是有多大的内涵?!
过去两周的课给了我很大启发和新的视角。
在完整听完学习内容之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运营要做的事情,是利用公司能提供的所有显性和隐性资源,在用户接触产品之前和之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参与/讨论/传播/购买/使用,进而有完整的产品体验。”
这里面有变量,就是每次面对的产品,人群,都会有所不同,而恒定的则是运营背后的推进逻辑和思维方式。运营要做的事情内涵很广,营销,策划,文案,编辑,推广,传播,用户管理……都是运营的工作范畴,同时在运营工作中,项目管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目标拆解,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实际上在很多项目型的工作中都会不断的被运用到。这一点确实减少了我一定程度的焦虑,似乎自己过往工作的经验在运营工作范畴上是可以被很好地利用起来的。
当然,运营也会分初级和高手,结合目前得到的信息看来,成为高级专家,需要对商业有成熟的理解。这都是需要极多的经验见识来堆积的,而且几乎没办法复制,实际上到运营专家的层级就已经是运营的分水岭了,绝大多数人估计都仅仅停留在了业务骨干,对某一个维度的运营工作非常熟悉,但无法在更高层面上全面的去筹划和推进。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运营/产品/研发,这三者之间其实是互为掣肘又彼此支持的。相比之下他们的分工是很清晰的,最容易模糊的是运营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从我目前的理解来讲,也许两者很多时候看上去做的事情还蛮相似,但运营一定是为了具体的产品体验而努力,市场更需要为品牌整体的价值增长做贡献,要判断一件事是谁来做,可以先从这个标准进行衡量。
第一篇简书,第一堂课,心情忐忑,望大神们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