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读苏词,学苏词,品苏词,写吾词。
今天我给孩子读了苏轼的这首《密州出猎》,也许是因为我用了夸张的语气,还加上了帅气的动作,他要求我一读再读,似乎感觉很有意思。或许逼到一定份上,我也可以当一个喜剧明星吧,有时我的表演欲真的还挺强的。
今天白行友友还邀请我后面为他的诗配音,既蒙此不弃之恩,也许我该去练练朗诵了?虽然我的普通话带有乡音,不是非常的标准,但是胜在有感情哈,好像有人说过,带点调调也挺好的。
言归正传,还是回到这首诗,好像我读这首词的时候,真的表演了一番,虽然我忘了我的左手,右手慢动作,不过感觉好像很帅的样子。也许我装着一把胡子的样子,左牵黄,右擎苍的摆弄了一番,也许我表演了一番“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也许今天的我,可以对着孩子如此搞笑的表演,但我知道当时的东坡是激动的,严肃的,他借写出猎,其实是想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我也好想跟随他去那战场,大战一场。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苏轼曾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信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没错,这就是东坡,追求的就是不一样!
此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一个不服输的老人家的形象立马在我们的眼前高大起来,不要去说什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苏轼就是老了,也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的东坡怎么能让人不爱呢!
注: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格律对照
格一
格律对照例词:《江城子·髻鬟狼藉黛眉长》
中中平中中中平,仄平平,中中平。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中中仄,仄平平。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格二
格律对照例词:《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格三
格律对照例词:《江城子·极浦烟消水鸟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极浦烟消水鸟飞,离筵分手时,送金卮。渡口杨花,如雪任风吹。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雨如丝。
格四
格律对照例词:《江城子·裙拖碧》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裙拖碧,步飘香,纤腰束素长,鬓云光。拂面珑璁,腻玉碎凝妆。宝柱秦筝弹向晚,弦促雁,更思量。
格五
格律对照例词:《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