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五月中旬,我孤身落地南京。
彼时我正处于焦灼和浑噩的时期,在南大读研究生的朋友给我发了一条信息。
“来南京?我去机场接你!”
简单的对话,毫无征兆的预期,在最累的时候,我见到了最情绪相投的朋友。
工作之后持续梦到自己在大学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见到久违的朋友,我便迫不及待地询问他,他笑着对我说:“或许你的潜意识里还想当学生。”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好久。
经历告诉我:毕业本身并没有给我带来明确的 “分界感”。以往渴慕已久能堂而皇之步入社会的身份,好像已不足以津津乐道,反而有点望而生畏。
时间告诉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它的逝去,改变的是年龄,冲击的是渐于安分的想法。
朋友告诉我:从二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你一直是个“漂流青年”。
于是,我跑去考研了。
周围“放弃挣扎”的人有很多。不甘和遗憾渐渐落入生活巨大的波浪中,被压制和一点点消磨,直至殆尽。
因为无从判断权衡利弊之下,更有利的究竟哪一方,无法预知放弃当前工作后,付出的时间成本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回馈。
将辛苦劳累、加班熬夜、受气被打压等等,归结于——啊,这就是工作的现实!内心消极放弃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要不就这样吧!
孰好孰坏,没有定论,因为没有无意义的选择,只有不走心的坚持。
❤
前几天,考研成绩出来了,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说说什么感受?”因为疫情的影响,朋友只能隔着屏蔽打趣我。
“没什么感受,就是当时脑子进的水比别人多了一些呗。”我摊了摊手。
其实我才拿到了第一关的通关卡,结局还未知,但不知为何,这半年的时间让我觉得抵过了过往求学的十几年。
去年九月份,受不住老人家(我外婆) 的软硬兼施,我跑去学校签了一年的代课合同。不知道是领导“器重”我还是什么,一同进去的几个人只有我被分配到了毕业班。接到重任时,我十分惶恐,生怕我这个不入流的老师带坏他们。
毕业班的学生脸上总是不经意间就露出自己疲态,每当看到这个模样的他们,我的心情也很复杂。我很内疚自己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过往的所学所思倾囊相授。
我跟他们讲述没有那么“暗无天日” 的高中三年,有点插科打诨的大学时代。中间总要插叙一句:如果你们不好好读书,以后只能像我一样当个语文老师了。
他们的哄堂大笑总会适时而起,笑完拖着长长的尾音说:“好”。
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听进去了多少,我也不记得当年我以学生的身份坐在底下时,我又听进了多少老师的忠告。
时光的错乱,让我有一瞬间的恍惚,也给了我很猛烈的触动。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八年的光阴,兜兜转转,好像我从未离开过曾经熟悉的教室。
或许这就是我还想当学生的原因吧。
❤
央视主持人敬一丹老师说:“人的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在路上要遇到多少人,才能知道与谁同行。”
考研,是我印证这段话的一次实践。这个期间,我遇到了不少的同行者。
有个关系比较好的小姐姐,叫DL 。
因为是边上班边备考,她早晨五点就起来读书,接着开始朝九晚五的工作,下班辗转去图书馆忘我地学习,最后才一脸疲惫地回到住处。除了加班外,这样的每一天都是她的常态。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努力啊?”我直接向DL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个是对名落孙山的恐惧,另一个是来自对父母的义务感。”
她用一副非常认真的表情,给了我一个难忘的回答。
都是从应试教育的考试竞争中一路走过来的人,这样的神情我似曾相识,这样的回答我已无从再多说什么了,相顾忘言就是最大的懂得。
十二月份考完试后,我们俩约在一起喝酒,她显得轻松又开心,好似身处漫长的隧道过后,抬头撞见了满天星光。在谈着彼此的目标和理想时,气氛变得十分耀眼。
这就是同行者的魅力。
❤
今年的二月份成绩揭晓,DL考了一个很值得的高分。
隔着四百多公里的距离,我给她发消息:“恭喜恭喜,你一定会圆梦的。”
“谢谢,感谢一路同行!” 嗯,是我意料之中的平静自持。
DL是个勇敢的女孩子。相反我不是,她把知情权给了周围的人,而我身边的知情者寥寥无几。害怕被询问, 不想被干预,所以我都是挑一些重要的消息回复,尽量隐藏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想解释也懒得解释。
偷来的时间和机会,我只想比别人跑得更快一些。
停下来的话,会感到不安。说实话,也是因为自己没有自信,心态不够平稳,所以就得马不停蹄地向前跑。是想通过充实和忙碌的生活,来掩饰自己的不安。
前几天,学校开始了线上课,下课后我的课代表私聊我,说她看到我的朋友圈了,然后发了好几条长消息,大体内容就是“感谢、祝福、发奋图强”云云。
当初,我硬是让这个对语文没什么学习兴趣的小女生当课代表,小孩子性子执拗,并不怎么配合,半期考过去了,成绩毫无起色。后面我就跟她达成了一个打赌协议。
现在,她跟我说要好好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如此奇妙,原本以为改变不了的某些人和某些人,突然就有了转圜的余地,你一直所坚守的美好的东西,其实就是默默改变这一切的契机。
❤
主动地尝试,才能被动接受最好的结果。每一件事,每一段关系,每一个人生,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