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娃在参加2016年全国青少年国际跳棋锦标赛中,终于以三胜三平一负的战绩晋级他所在年龄组的前六名。胡娃喜欢下棋,选择学棋是他自己的主意,那是刚上一年级时,有一天从学校回来说他要学国际跳棋,这几乎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项目,但主观上认为会很枯燥,怕他坚持不下去,所以很认真地和他就坚持的问题谈了谈,他很坚定,坚称自己能坚持,于是给他交钱开始了他的国跳学习之路。
在国际跳棋上,我认为胡娃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对他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也没有太多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了就要坚持。胡娃很好地满足着我的要求,棋课从来不会缺,甚至因为身体不适请假不上学的时候,到放学时间他会再跑去学校上棋课。胡娃可能确实是喜欢国际跳棋,除不缺课外,大大小小的比赛,只要让他知道他就会要求参加,我基本上也会满足他参加比赛的愿望,对他参赛的要求是下好每一步棋,要尽全力去对待每一个对手,而对成绩一直没有要求。
他上棋课虽然很积极,但回家后基本不动棋,一定意义上说明他并没有尽力,所以每次参赛成绩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事。而这与我对他“报就要坚持”的初衷还是不太吻合的,也和他谈过要完成教练布置的作业,但始终未能奏效。于是,春节过后,在他手里足够资金的时候和他谈判达成一种协议:用他的压岁钱交学棋的学费,如果他能每天坚持完成教练留下的作业,或者参加比赛取得前六的成绩,我就将他用压岁钱交的学费退给他。于是,他开始每天做教练留下的国际跳棋打击题,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你的两个条件是相关的,如果我每天坚持做题,就会取得好成绩的”。他悟到了,坚持了,也因此享受到尽全力做好一件事所获得的成就感。
如果说国际跳棋是他自己的兴趣所在,写字则并不是他乐于去做的事。上书法班也是偶然,先是按他的兴趣报了绘画班,但因一次偶然事件,他对老师产生了恐惧感,而碰巧我也亲历了事情的整个经过,所以当孩子提出“我只想在家里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的时候,我没有再坚持“报就要坚持”的原则,不过还是采取了一种迂回的方法:把绘画班的学费转到书法班,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他明白,事情不能依自己的情绪随意放弃。
说来,学习书法也已经有三年了,从最初的硬笔,到后期的软硬都学,期间有过很多次提出不想再学了,因为不想做书法班的作业。在他最想放弃的时候,我对他的作业妥协过,但课程始终没有让他放弃。
去年,书法中心的老师为了鼓励小朋友课后练习的热情,开展了一次“百日坚持 百日练字”的有奖活动,从坚持一周到坚持50天,分别有不同的奖励。胡娃坚持了100天,期间无论是期末复习阶段,还是出去旅游,又或者参加比赛,练字本始终是走哪带哪,复习阶段有一天甚至是在夜里12点写的。其实,活动到50天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他特别想要的三节国画课也已经转到他的账户里,我欣喜地看到他仍然保持着每天睡前写字的习惯,我希望这个习惯能一直保持下去。
讲了胡娃的两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上兴趣班是培养孩子品格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每一个宝宝贝贝来到人世,被爸爸妈妈千宠万爱,可到上幼儿园的年级,就会有不少的爸爸妈妈在考虑给孩子报什么班的问题了。我的观点是,报班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但也不反对给孩子报一些孩子并不反感的科目。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很好地引导并陪伴孩子在这些科目上走下去,这其实是在培养孩子坚持的品格,一定意义上关系到孩子日后的发展与成就。因此,报班之后的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所报之项正好为孩子真爱,可能能保持上课的持久性,但孩子不一定能明白和践行何谓“尽全力”,这种情况需要父母巧动心思,将孩子从单纯的喜欢带入到更高层次的体验中,比如胡娃学国际跳棋。如果所报科目是父母孩子不反感的,可能最早会在上课的持续性上出现问题,这时候孩子能不能坚持,往往考验的是父母的坚韧和耐心。胡娃的百日练字,他坚持写了100天,我也坚持给他录小视频发朋友圈100天,最初的时候,他会每天数数有多少人在给他点赞,现在基本不会再关注有没有人赞,到时候就会自觉去写。
对于报兴趣班,我想除了培养孩子的特长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坚持的品格。
有句话说得好:“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所以,培养孩子坚持的品格,是在培养他成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