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课学习体会

时间:3月28日(周一)19点30分——21点


阿布老师:

永远把重点放到人的身上——一致性的关键点,说服的关键点(核心)

实例练习(进店买衣服)

情形一:

服务员:为什么会想进我们店里看看呢?

顾客:好奇,来看看,喜欢你家衣服的风格。

服务员:

回复1:那您对我们店里哪种风格的衣服感到好奇呢?(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衣服上)

回复2:看来姐姐,是个对新东西很有兴趣的人,是那种比较喜欢随兴的人。

情形二:

顾客:不买,就看看。

服务员:看来姐姐是那种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哎,我想了解一下你想要点什么?(达到了共同的努力,给对方设定一个IP)

引申:感情投入方面

我付出了这么多,这份感情当然得有意义的。付出多的人都要把感情找回来,把付出的意义找回来。

提示:意义和价值不是东西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投入(注意和付出)。

举例:祝英台为什么会“化蝶”,投入的太多?(我想到了孔雀东南飞)

越付出,越忠诚(杨丽娟追星刘德华)

改变的方法:我们可以进行单方面调整(调整我们的注意力)

提示:比起态度改变行为,更多的是行为改变态度。

举例:反对孩子打游戏,你真懂游戏吗?(不懂,还想象成洪水猛兽,妖魔化,更反对。

提示:面对自己的想反对的东西,要改变自己,要让自己去主动了解它。跟对方在一起。


总结:

说服不是技能,说服的本质是一套价值观。

能说服人,且不要怕被别人说服。

一个完全无法被说服的人,是很可怜的人。

说服让对方有成就感、价值感、愉悦感,就把这个能力、说服的成就感送给对方。

说服是柔软的心境。让别人、更多的人来说服我,做一个经常被人说服的人。

收获:

永远把重点放到人的身上——一致性的关键点,说服的关键点。发现平时对人的关注很不够,甚至还有一个理论支持——对事不对人,这里有一种固化的狭隘的功利性的理解,是随着自己当时的需求的一种狡猾的转化。由此,在生活中,要觉察自己是不是永远把重点放到人的身上。还有就是做注意力的施与者,把好的感觉送给对方,积极改变自己,去做讨喜之人。

训练方法:在某一个特定的人身上,训练我们的注意力。

附:思维导图:

一致性原理:

1. 海德尔的平衡三角

(1)每个人都渴望保持一致性

(2)人会主动修正最薄弱的一边

2.承诺

(1)主动承诺

(2)常见误区:逼对方直接承诺目标,让对方感觉自己是被迫承诺

(3)被动承诺

3.付出

(1)付出,是一种终结承诺

(2)比起态度改变行为,更多是行为改变态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