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悄悄流过指尖。近日烦乱易燥,艰辛,苦闷,却依然积极充实的过着每一天。近两月与闺蜜亲密接触,虽然全靠文字和语音,但那种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回忆一丝丝萦绕回来,真的好想回去那段时光。
十一假期,金秋时节,我俩都还未婚,请你远道而来。清早瞎涂个淡妆,去浦东机场接你,你上身着浅蓝色西装外套,内搭白色小裙子,戴个小太阳帽,亮瞎了我的眼。我们先逛了上海的喜马拉雅美术馆,世博馆,然后是南京路,晚上是外滩。一路说说笑笑不停,大都市的喧嚣热闹摩登现代,确不如第二天的锦溪之行惬意。
十月的荷塘,变换了秋的装,褪去夏日的碧翠和幽香,依然亭亭伫立,那时候的长廊还没有封锁,我们可以自由悠哉的上去走动,任意拍照,得知这是赵丽颖拍《实习生》的取景地,后来还特意看了这部连续剧。
平铺的石板路,木质走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头顶的灯笼悠闲地随风晃动,屋顶遮去秋日的艳阳。立于栏中,放眼望去,碧波一片,粼粼闪现,湖上悠然地飘着几艘木船。
凭栏远眺,湖心的陈妃水冢孤独地飘摇着,看不清牌坊的字迹,亦未见坟墓的形状,只能远远的观望,遐想着远古的爱情童话,有点羡慕古之帝王与娴德美妃的深情厚谊,也感慨美人终是香消玉殒,孤独于此。
莲池禅院,正对着水冢,孝宗为了庇护陈妃修建于此。本地的朋友给你简单介绍了关于陈妃的故事,我俩便躺在禅院门外的草地上,特意手机百度查了个究竟。“有客捞明月,香魂应借辞。”无数文人墨客赞许并怀恋过此景。
那天的气温正合适,风轻轻吹动着杨柳,躺着的青草地干燥而柔软,你一边跟我讲着陈妃的传奇,一边放着悦耳的音乐,两人轻轻地说着不着边际的话,聊着曾今,享受着此时,遐想着明日,都不想离去。
进锦溪大门,按照一个本地朋友教我们的说法:“我们是去里面茶庄看亲戚的。”由此两人还被免去了门票,一路石板小路,高低不平,沿街的商贩摆卖着各种小吃,字画,手工艺品,布鞋。。。
说着听不懂的吴侬软语。进一户当年的大户人家,前厅,庭院,走廊,会客间,左厢房,右厢房,木质楼梯,石质吊井,体会当年苏州人家的富庶,楼上已经改成展览厅,字画,笔墨纸砚,木质家具等免费供游客参观。我快速跑下楼说“你就在上面,我要拍个闺阁的大家闺秀“。回头翻以前照片的时候特别喜欢这张,顾盼若兮,美人恬恬。
一路两人聊不完的话题,不停地拍摄各种景致,囤了好多美照,江南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木舟,白墙,青砖,石瓦,悠闲的居民,摇桨的船家,络绎不绝的游客,和两人此刻悠闲的脚步,所有的画面都如此唯美。
之后我俩租了一条木船,划船的大姐开始唱的方言小调,后面就唱通俗的民歌,我俩也跟着大声唱起来,声音盖过大姐,引得旁边走廊上游客的一片目光,这俩女子确实大胆,根本不在意陌生人的眼光,继续大胆的高歌,欢快异常。
常年的踩踏和水蚀,船上的木板早已斑驳,不少地方裂开隙缝。此行唯一的不美之笔就是临下船的时候,大姐说“两位美女,我整天唱歌,若喜欢,多少给点奖赏”,我俩面面相觑,这突然的请求有点诧异,最后还是大方地掏了钱包。
都说旅游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时的心情和随行的人。我俩一起经历的每一次旅行都很欢快,吃不挑剔,玩不磨叽,不用迁就,无需算计,就是简单的走着,看着,听着,拍着,唱着,高兴的游玩着。
靠坐这船廊边,如果不是刚才高亢的歌声,真想摇摆着摇摆着就安然地睡去,像轻晃的摇篮,船在水面左右摇摆,看看路人,听着水声,瞄一眼擦肩而过的船只,不去想昨天,不用忧明日,此刻便是最好。
水朦胧,桥静谧,青雾蒙蒙,这是两年后我去锦溪扫墓,路过时的随拍,清明时节,细雨纷飞,不免伤情。此刻回想,去同样的地方,心情差异竟如此之大。缅怀我们逝去的青春和那一刻的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