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龙应台这个人是有背景的。

      龙应台2004年,龙应台的父亲去世了,让她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从此,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与他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人,因为这一背景,他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拖延。

          龙英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共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就真的明白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的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的悲欢离合。

      目送是龙应台先给她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书中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进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忧伤,美丽。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转婉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五十六岁的龙应台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时光的流水把他的心跳得越来越细腻而温婉……从来不敞开自己的荣幸胎,这次选择最自然的语言,挑战思考中的生死大问。

          要读一本书,就要思考一个作者的背景,了解了他的背景,才知道他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只管生不管养,都是让长辈抚养,还大义凌然地说自己为了孩子要好好工作,...
    思博W阅读 2,656评论 0 6
  • 姨妈因为胃一直有些不舒服,被我妈催促着来检查。没想到检测结果却很不容乐观。严重溃疡,姐夫和舅舅两位医生都觉得癌变可...
    罗湘其阅读 1,573评论 0 0
  • 今天高考出成绩了,女儿成绩不理想,没上一本线,所以心情不好。
    橄榄绿_7e3a阅读 721评论 0 0
  • 贾平凹先生:说行走于世间,接纳或拒绝,爱或不爱,放弃或执著……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果果子依依阅读 2,990评论 0 2
  • 维生素K过去默默无闻,如今声名大增,其营养作用超乎想象,如何在生活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K呢?专家建议—— 维生素K的...
    小哥哥_33eb阅读 3,1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