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只管生不管养,都是让长辈抚养,还大义凌然地说自己为了孩子要好好工作,这首先就没有尽到作为父母的首要任务。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很多人多说,孩子还小,等懂事再管,但等到那个时候就晚了。孩子的人生,父母的影响占很大的比例,纵观那些有成就的名人,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教育。
孟母三迁,不怕辛苦,只为让孟子得到好的教育,而这一平凡的举动,造就了亚圣,孔孟传奇流传千年;郎国任让朗朗5岁开始学琴,7岁就获得大赛一等奖,一代钢琴大师在东方就此诞生;南希没有放弃被学校劝退的儿子,自己一个人教授爱迪生,被老师称为“低能儿”的发明大王,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
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而他们的父母并不是什么著名的学者,也没有多高的文凭,但是他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孩子,关注孩子。很多人认为孩子要好好学习,学校老师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毕竟每天在学校待的时间,比在家多得多。
但是,有一点不要忘记,想要学习好,要先学会做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会有样学样。一个人学习好不好是智商问题,而如果连最起码的尊师重道都做不到的话,那就是人品问题。
也许别人不会计较,因为还是孩子,但他们会想:这是没有家教,是父母的问题。现在随着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并且每个家庭的还是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就百般呵护,四个长辈宠着惯着,生怕有半点伤害。
而这样的举动,让孩子潜意识就觉得,他无论犯了什么事情都有人给他撑腰,所以,做事从来不考虑后果,反正有人来给他善后。
我之前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在补习班,学生小刘上课不听课,就因为主讲老师捏了一下她,她就不愿意了。也许是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教育她,让她下不来台了,她与老师吵了起来,主讲老师是一个男老师,脾气也不是很好,尤其是还跟他理论,当时就把小刘叫了出去。
不一会,负责人通知了家长,把小刘接走,她的父母当时很生气,说是要回家打他,老师也在劝,说,“都是孩子,教育教育就可以了。”我们原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是,事与愿违。
等到了晚上,这一家人又来了,这次小刘的姥姥也来了。来了以后,就质问老师,为什么要打她孙女,弄的小刘回家就哭。我们也是一头雾水,老师这时笑了,毕竟是长辈,老师也不会和她理论。
他让小刘自己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刘支支吾吾说到了一半,姥姥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是父母回家要打小刘,小刘一看情况不好,于是,跑到了姥姥家,而且也没有对姥姥全盘托出,就说老师把她打了,姥姥这就不愿意了,这才有了这件事。
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姥姥也不再给小刘撑腰了,又是道歉,又是表态的,弄的场面很尴尬,所幸,老师没有在乎。你认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这件事情发生后,小刘还是继续来上课,刚开始的几节课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往后的几节课,小刘就开始溜号,趴桌子。
直到有一次,小刘坐在后面,本身就不懂,还不好好听课,然后说了一句脏话。碰巧另一个老师走了过来,当时就和小刘吵了起来,随即通知了家长,就此,小刘离开了。
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具体的细节,我也不方便说,总之,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大。首先,就算老师打你了,那也是为了你好,老师并不是施虐狂,他不会平白无故地打你,肯定是事出有因。
有错了,就要认错,最起码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而不是和老师唱反调。其次,家长听到孩子被打时,不是第一时间了解真相,而是来和老师吵架,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最失败之处,这会让孩子认为他有人撑腰了,这样只会害了孩子。
老师和父母一样,都是长辈,一个负责人的老师,他如果肯管你,那就是你的荣幸。他的任务是讲课,管理学生,只是处于作为老师的一份责任。
一个人的人生,是从小就开始的。不要想着等到了长大了再教育,建筑一座摩天大厦,最关键的是地基,只有从小培养良好的家教,孩子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成长。
想要学习好,先要学会做人。首先要懂得尊师重道,团结友爱,才无愧于这一撇一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