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是她的笔名,与此呼应的是她的作家身份。除此之外,她是《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网络红人,知名博主,编剧,妈妈……这一听来好似动画人物的笔名加快步伐跨入公众视野,源于咪蒙撰写的文章《好疼的金圣叹》刊登在《独唱团》创刊号。作者一栏配有她的小幅照片,照片中的女孩眼神泛光,毫不怯场地露出双排牙齿。
身穿肥大高中校服的我当时唯一涉猎的历史书籍是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咪蒙这篇基于史实重构的文章适时出现,翩然文笔撕破了历史一本正经的假面,扑面而来的是川味红油锅底徐徐煽动的咸辛热气。同是受到《好疼的金圣叹》的气味吸引的饕客,是香港导演彭浩翔。正是因为这篇文章,他萌生了和咪蒙合作的念头。
今年愚人节,咪蒙首部育儿题材的书籍出版,名为《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纵使写作题材相比前期有所跨越,但是书中传递的价值观是一体的—“不论是历史还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咪蒙看来,中国家长的育儿观念往往是固化的,有意培养一种模式化的成功小孩。而她的理想是培养出一个创意爆棚的二逼小孩,好消息是,基本上已经成功了!
咪蒙直言她的写作当向来持有敢于试错的试飞员姿态。“把自己当作小白鼠经历各种电击和手术,然后告诉大家,瞧,这样也行,我还没死!”她擅长在打趣和说理之间柔韧转圜,这一能力并不生而有之。“有趣”只是她作品的包袱皮,精髓的是内里包裹的道理。谈到如何透过“有趣”呈现道理,咪蒙说:“首先是态度,要有讲笑话的自觉,年轻读者对说教尤其反感,如果你讲一个笑话,顺带附送一条小道理,大家会比较容易接受。其次是技术,如何把道理变得有趣,需要借助各种幽默的手法,正话反说、欲扬先抑、明褒实贬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幽默的技巧,这点要清楚,至少需要1万字。”
理趣兼容的写作风格源于她扎实的阅读功底, 在大学时代读完中文系要求的所有书之后,咪蒙遍读老庄、尼采、黑格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著作,毕业论文的题目为《玄学本体论和阮籍诗歌》。即使是创作自己擅长的历史人物题材《圣人请卸妆》,咪蒙读书的热忱只增不减。“写之前我都老实巴交地看书。写作《圣人请卸妆》时我列了冗长的200多本参考书单,囊括经史子集。实际上,我看过的书比这200本多多了。”
谈到大学读书氛围的淡化,我说:“现在学生读书充满被动,几乎是上交读书笔记的截止日期之前通宵拼凑……”咪蒙坦然地说:“这是无法避免的趋势,人们通过读书尝不到甜头。大学生拥有大量的信息,但是无法转化成知识。但是我个人感觉,一天刷10个小时的微博,都不如我看十分钟的书来的有效。”咪蒙曾经在不同场合谈及读书对于她的意义,也不吝惜与读者分享她的书单。“作为老年人,我做过很多扯淡的无聊的事,唯一觉得性价比最高的事,就是读书,这是我避免自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