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写到第五部,其实该说得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人物已经基本丰满,历史趋势已经基本明显,接下来两部,大抵只是为了情节的圆满而写的一些必要,或者说多余的话。
之前几次曾想看这部小说,看了几页都没了兴趣,这次看了几章之后,忽然被情节所吸引,于是一口气读完。许多年没这样投入地看小说了。电视剧似乎也是如此,前面一段似乎并不吸引人,我们还没有进入这个故事所设定的世界,这些灰白的人物和我们还没什么关系。几章之后,等我们慢慢进入情节,就不一样了。
整个故事最吸引人的,或许在于不同的角色在潮流与命运中的各自挣扎,每个人都用尽全力,却没有人能掌握结局。这一点感触之所以如此强烈,或许正在于作者使用了多个视角的叙事方式: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立场与意志,也掌握着来自世俗或非世俗、核心或外围的力量,却也受到其它立场与意志、其它力量的影响或控制。
在主角视角,或者说单个视角的叙事方式中,主角的悲剧命运可能早已注定,读者随着主角的脚步行走,却往往抱着能掌控事情的错觉,只在最后一刻感受到一种幻灭。而多视角叙事,却把读者强行放到某种意义上更真实的世界,从头到位,都在错觉与幻灭之间短暂轮回,让人压抑,让人暴躁,让人随时提心吊胆。
或许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进入情节,适应了多视角叙事方式,就彻底沦入故事之中,想要一口气读完,看到最终的结局,从而可以放下这颗提着的心——我们已经了解到是事情掌握着人,人掌握不了事情。而所谓的放下这颗心,当然也是虚幻的,就像孩童急切地想要看到妖魔被彻底消灭,王子与公主结婚,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一样。当结局不再重要,接下来两部续集,似乎也就不再重要了。
也因为视角的多样,人物在故事中的丰满过程,也往往伴随着形象上的变化。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有其基本的逻辑,只是我们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立场看去,有时看到人性的光辉,有时看到人性的阴暗。而英雄人物,穿过这些光辉与阴暗走出来,把他的选择与悲剧展现在我们面前,血淋淋、赤裸裸,摄人心魄。
从《权力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冰雨的风暴》一直到第四部《群鸦的盛宴》,整个历史线是有一个逐渐暗淡的过程的,到第四部中后期,给人一种强烈的英雄逝矣、鸦雀蓬飞之感,不能不让人想到三国后期同样的境况:英雄零落,只剩阴谋家苟活。所谓“群鸦的盛宴”,除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描述,或许也还有这种小人当道的感慨吧。而第五部《魔龙的狂舞》则已蕴藏着新生的气息。
《冰火》的权谋常被人提出来讨论,我却没太读出来——暗杀与掠夺也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权谋吗?抑或是瑟曦皇后这等人的自作聪明?而人性则在故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或许这才是衡量一个故事是否的成功的标准。人性的丑恶面不用说,而其光辉的一面,也在血与火的焦灼、凛冽的寒冬中偶尔闪现,或艰难隐忍。
所有的英雄人物,也是在潮流与命运的洪流之中,有所承担,有所执着,才逐渐完成其英雄的故事的。提利昂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例子:许多时候,他不得不接受一个骑猪的小丑的角色,不知道哪一天就要领盒饭离开这个舞台,只是在最艰难的时局中,他才完成了他生命中的高光部分。人物仿佛飘零的秋叶,被无情地抛到他掌握不了的浪潮之中,作出选择,承担结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逐渐完成其角色。
《冰火》这个故事并没有太多感动人的地方,也很少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振奋的力量,因此把这个世界描述得更加残酷真实,或者说,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