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师生共写”项目的月度研讨会,学习到了盛老师团队写得“日知者”旬刊。他属于内部刊物,团队成员每天都写“日知录”,用文字来记录每天有意义的想法、感悟或者认知等。我拜读了其中一期,深受震撼。一线教师的忙、茫、盲是一种常态。文字记录的确是一种非常棒的模式。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工作室也是可以写日知录的,但瞬间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吧。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自己读读、写写吧。
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断更的了。看看记录,上一篇文章写于02.02,似乎还是借助AI创作来写的。今天,依然决定把写拾起来。坚持每天去记录一些什么。
清明假期,4月4日-6日,我和老公在肇庆。这些天,我们没有出去玩,有一半的时间是陪伴彼此学习。5月左右,老公要参加在职研的英语测试。老公在学英语,我再整理公开课《昆明的雨》的资源。
这段时间,我和老公聊的话题是,我们有一定的学识,有一定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很难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例如,体重管理、副业开发,等等。讨论后,我们一致决定,我们的执行力还不够,对自己还不够狠。想要走出舒适圈,总也需要一些付出的。这也是我想要把日更捡起来的原因之二。笔耕不辍,终有所得。
今天的另一收获是,每个语文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所以同一课会有不同的构思。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接下来的工作任务还会比较重,复习备考和作文公开课的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