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做产品千万不能「要脸」的文章,加之最近看到了好多年轻的产品提需求的时候表现的心里没底,上线前后调整文案之类的诉求也不敢提,以至于交付用户之后无法达到预期。
当我还是个应届生的时候,公司组织读过渡边淳一先生写的《钝感力》一书。书名非常棒,教我一个高级词汇,否则我大概率只会说「别要脸」了。书的内容一般,好奇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我读后感觉是道理我都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这篇文章也不准备大谈特谈钝感力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能够让你成功或是怎样。主要是想表达,要当好产品经理,先别「敏感」。
本文主要是给产品新人看的,如果你是个职场老鸟、或者从没有为改需求又不好意思的事情苦恼的话 ,就点个赞并分享到朋友圈就可以了。
对于产品新人,当你受到这种煎熬时,需要完成以下几个认知升级:
1、没有人希望这个需求无法达成目标。你作为需求的发起者,于情于理都要调动技术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这个需求是值得做的。在这个基础上,你让需求的效果变得更好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过程讲究方式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你不光是要为技术团队负责,更是要为用户和KPI负责。试想你所有的需求确定了就再也不改了,技术想必会很开心。但假如一定要二选一的时候,一定要先以用户为出发点,先实现目标再谈团队对你的评价。一个达不成目标的老好人,和一个能带着团队吃肉的坏人,我个人更倾向于做后者。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聚焦自己的目标。
3、所有人都是你达到目标的资源。不管是支持部门、合作团队、技术测试、甚至是老板,他们都是你达到目标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首先应该想的是如何利用他们完成目标,其次才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假如上线一个基于你的需求但实现得面目全非的需求有什么意义呢?
4、只有你对结果负责。不管其他资源如何挑战你,最终结果的好与坏(尤其是坏结果)只有你负责,你不能说设计做的交互不合理、不能说技术实现没有按需求来、不能说测试发现了需求不一致没有说。这些理由只会让你显得非常傻,因此如果你坚信你的想法是对的,那就该坚持,发现错了就要调整。
5、任何合理的建议带来的更好结果,受益人是你。有些时候,组内的其他产品或者运营或者技术等思维比较活跃的人,可能会提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时候应该站在中立的角度去审视这些意见建议,看是否有道理、有可取之处,是这次就改掉还是下次做个迭代。开放的心态看问题,这个需求成功了之后,你是最大的受益者。老板记不住谁提了什么建议,只知道这个需求是你做的。
6、承认自己的错误没什么大不了。当你发现了之前对需求判断有误时,要学会及时止损。大方承认自己没有想清楚,解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因为这些问题会导致无法达成目标,并找到解决方案。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能力,总比硬着头皮自欺欺人要好,坏事情终究会发生,只是时间的问题。要懂得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都只是心理建设,说到底是因为不自信,不自信的根本原因是「手不稳」。手稳体现在对用户的理解深刻、对需求的判断准确、对项目的推进稳健。
那么如何做到手稳呢?多踩坑,多填坑。「坑」是会裂变的,往往你填完一个又会出现两个,你只能不断的填坑。等你有一天发现出现的坑不够多、不够快时,说明你离手稳很近了。
最后明确一下,这篇文章是给产品新人或者初入职场的朋友看的,对于这部分人,先做好心理建设更重要一些。毕竟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谈吃相才是正解。
祝一切顺利。
PS: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软实力是什么?不要脸,噢不对,是「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