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精彩语段

1911年7月17日在北京诞生了一名女婴,她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杨季康,又名杨绛。

她比较幸运,出生在书香世家,接受了新式教育,到清华大学借读,认识清华大学才子钱钟书深陷爱河不能自拔。也许遇上他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从此,她成为他的妻,跟随他漂泊天涯。也许最美的爱情是伴君走天涯、做永远灿烂的妻子,就算变身“我们仨”,也能崭露头角做一名出色的戏剧家。与钱钟书结合后到牛津深造,认识盛澄华到巴黎求学,认识陈麟瑞、李健吾开始写剧本。杨绛人生的这盘棋,步步走得稳,遭遇什么人就有可能和什么人一起改变自己。“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委会的林默涵先生将《堂吉诃德》的翻译工作交给杨绛后,没想到“堂吉诃德”做了“俘虏”,书稿成为“黑稿子”。她利用无数机会搜寻这本被没收的“黑稿子”,其间经历曲曲折折,得到又无可奈何地放弃,《堂吉诃德》历时20载终于与读者见面,杨绛和《堂吉诃德》经历了战乱、动荡,历经绝望又被希望点燃。

1997年,86岁的杨绛送走60岁的爱女钱瑗,她握着爱女的手温柔地说:“安心睡觉,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钱瑗静静地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生,母亲把她带到这个世界;死,母亲握着她的手温柔地送别。她如婴儿、如天使一样安详……

1998年,87岁的杨绛静静地站着,目送88岁的钱钟书进入火化间。谁能想到最后的离别,竟然是我爱着你,却要眼睁睁看着你从这个世界消失……

钱钟书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杨绛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这一吻便是前世今生的不再相见;这一吻,吻别了与他在一起的63年的美好岁月;这一吻只剩下她一人。

“钟书在哪里,我的家就在哪里。”他走了,消失了,她的家也跟随他而去,他们相亲相爱一辈子,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世上最美的爱情,世上最“纯净的婚姻”。爱,请深爱,使劲爱,哪怕来生不见,只求今生相守,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杨绛说:“钱先生和阿瑗都走了,我的路也走完了。”也许,她的世界已经随着他们走了,她已经把属于他俩的战场打扫干净,属于她的战场也打扫完毕,她才如此淡定从容、漫不经心。

2016年5月25日凌晨,她不在人世间停留,结束了105年的人生。她在睡梦中走向永恒,他们仨团聚了。

杨绛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晚年的钱钟书送给妻子最般配的礼物是八个字: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用一生诠释了这八个字,让德与才达到极致。

1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轮回,人生是一场永不谢幕的表演,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见证一段历史的;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记录这段历史的;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体验亲情、爱情、友情的。来了是意外,活着是真谛

2 幸福和不幸总是结伴而行,对于小孩子来说也不例外。

3 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太匆匆,没来得及道声“世界你好,太阳你好”,便不情愿地离开了,留下无尽的思念在活着人的心里,绵长的岁月尽头。

4 处在快乐时期的孩子最难舍的是玩得正开心,忽然被人生生拽开,离开那些志趣相投的小伙伴。

5 斋居书

松风响飕飕,岑寂苦影独。破闷读古书,胸襟何卓荦。有时苦拘束,徘徊清涧曲。俯视溪中鱼,相彼鸟饮啄。豪谈仰高人,清兴动濠濮。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傲此游,翛然自脱俗。染丝泣杨朱,潸焉泪盈掬。今日有所怀,书此愁万斛。

这首淡泊明志的诗,如果不标注杨季康写的,谁能知道这仅仅是16岁少女之作!

6 这就是杨绛,不做弄虚作假的事,不说虚情假意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装腔作势,做事大大方方。

7 璀璨的青春需要不断进取才能绽放芳华。

8 上大学注定有不一样的相遇,不一样的结局。

9 杨季康根据大家的意见,听话地选择了离家近的东吴大学。从两个月起,她就跟随父母不断迁徙,居无定所,好不容易有个家园,恋家也是难免的。在苏州读书能随时和家人见面,这对于杨季康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颠簸的日子里,父母好不容易有个安静的港湾,能陪在他们身边才是子女最大的心愿啊!无论这个孩子有多大、多成熟。家,永远是孩子恋恋不舍的地方。

10 杨季康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好学习什么样的专业,毕竟选择好了专业就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学校里就要一门心思学习,朝这个方向努力。在选择专业上杨季康想起父亲病危时,她在他病榻前认真考虑未来出路的情景:那时,父亲如果没了,她也许会沦为普通的人,因为无钱求学而碌碌无为地度过此生。

11 这次杨季康又在严肃地考虑着专业的问题:她想做救死扶伤的医生,像南丁格尔那样,可是上解剖课时,她连一只螃蟹都不敢解剖,只得放弃;她想当伸张正义的律师,像父亲那样仁慈,可想想父亲的仕途几经浮沉、大起大落不得志。加上杨荫杭说:“涉世太深的女子未必能够拥有平凡的心境和快乐的生活,我不希望你看到这世间太多的不平,你只需要拥抱最有诗意的生活,度过云淡风轻的一生就好。这个世界没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12 杨荫杭的话暗合了杨季康潜藏在内心的想法,她选择了文科的政治系。从专业的选择上,杨季康才知道东吴大学并不适合自己。她想修的文学专业没有,只能选择并不太感兴趣的政治学。

13 17岁的杨季康在学校里能诗会文、演奏乐器、唱昆曲、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刚开学就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大学生已经知道爱慕异性了,有爱慕者为她写了一首诗:最是看君依淑姊,鬓丝初乱颊初红。

14 杨季康把当天的专业课知识学会,便躲进图书馆看中外名著,在名著里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本里寻找自由。这样一个天资出众的才女,即使某段时间不太用功,应对考试也很轻松,在快毕业时,她和另外两人得到全校“纯一等”的好成绩。

15 有人对梦想做了总结:梦想内在的秘密和规律,那便是吸引力定律。一个人追求的事物,总会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到身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想事成。这个奇怪的现象显然不符合科学,但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的案例都可以印证。也许是杨季康内心的磁场发挥了作用,也许是她不断努力和付出有了回报,在战乱的旧中国,她真的步入清华的殿堂,成为一名清华学生。在这里,她终于可以研修喜欢的外国文学,放弃不喜欢的政治学。年少时的梦想使她在这里露出了美丽的笑颜。正如她晚年时自嘲:“我既不能当医生治病救人,又不配当政治家治国安民,我只能就自己性情所近的途径,尽我的一分力。如今我看到自己幼而无知、老而不成,当年却也曾那么严肃认真地要求自己,不禁愧汗自笑。”

16 一个人可以没有经验、没有学问、没有天才,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就够了。杨季康说到也做到了。

17 清华学校在1925年设立了大学部;1928年正式改为国立大学;1929年成立清华研究院。清华研究院的外国语文学系任课老师,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有王文显、吴宓、朱传霖、陈福田、黄中定、黄学勤、张杰民、楼光来、温德、吴可读、施美士、毕莲、翟孟生、谭唐、谭唐夫人等。

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的学生,可谓是人才济济,不少人走上了话剧表演和剧本创作的道路,像人们熟知的李健吾、曹禺等。

18 优秀的老师更有概率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对于杨季康来说,当时把她领进剧本创作,并影响深远的是著名的戏剧家——王文显先生。正所谓先生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王文显先生从小由英国人抚养长大,获伦敦大学学士学位,先后担任伦敦《中国报》编辑、中国驻欧洲财政委员、英国报界公会会员职务。后来回国就职于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兼任代理校长和副校长。清华改为大学后,任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他开设的课程有《近代戏剧》《戏剧概要》《戏剧专题研究》《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研读》《外国戏剧》等。

19 在杨季康创作的道路上,还有一盏明灯指引着她往前走,那就是吴宓先生。吴宓师从白璧德,清华毕业,留学到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深造,又转入哈佛大学文学系,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吴宓任南京东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他教授的课程主要是《翻译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正是这一系统的教学,为杨季康的文学翻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 吴先生说了出来,立即惶恐地伸伸舌头。我代吴先生不安,也代同班同学感到惭愧。作弄一个痴情的老实人是不应该的,尤其他是一位可敬的老师。他老是受利用、被剥削上当受骗。

吴先生又不是糊涂人,当然能看到世道人心和他的理想并不一致。可是他只感慨而已,还是坚持自己一贯的为人。

可能是吴先生在外国留学的缘故,不是说有学问的人都是绅士吗,他只是不愿意计较而已,并非无知无觉。毕竟视而不见才能互不相干。其实,杨季康对吴先生的担心是多余的,那么多名师云集清华,有点瑕疵也是正常的,毕竟千人千面,不能一概而论。

21 1933年,杨季康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后,和图书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回忆起与图书馆有关的点点滴滴,仿佛带着漫长岁月久别重逢的感觉:“我做研究生时,一人住一间房,读书何必到阅览室去呢?想一想,记起来了。清华的阅览室四壁都是工具书:各国的大字典、辞典、人物志、地方志等,要什么有什么,可以自由翻阅;如要解决什么问题,查看什么典故,非常方便。这也可见当时的学风好,很名贵的工具书任人翻看,并没人私下带走。”

22杨季康对于读书体会很多:“我曾把读书比作‘串门儿’,借书看,只是要求到某某家去‘串门儿’,而站在图书馆书库的书架前任意翻阅,就好比家家户户都可任意出入,这是唯有身经者才知道的乐趣。我敢肯定,钱钟书最爱的也是清华图书馆。”

2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好读书的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总会找到书的海洋,从墨香之中找到知己。这种感觉不需说给外人听,只需在静静的时光中随心翻阅、品读,让身心穿梭于时空之中,享受那份外人不能体会的快感。

24清华大学研究院鼓励研究生跨系选修课程。喜欢文学的杨季康选修了中文系写作课。当时朱自清(1898年—1948年)任中文系的授课老师,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是语文课本里的《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篇回忆散文写于1925年。

25朱自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造诣也很深,最擅长的是写散文。朱自清的文风接地气,读起来有画面感,像老电影回放,不自觉让人眼眶湿润、心潮澎湃,他的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像他的《荷塘月色》《背影》等家喻户晓,成为写作者模仿的典范。正是朱自清的慧眼发掘了杨季康文学创作的潜质。

26 朱自清和杨季康,在他们经历的岁月里为文坛创造了神话。杨季康在求学期间,不管是思想还是阅历都无法和朱自清相比,她的成就偏偏是朱自清挖掘的,这不得不说是文坛的一段佳话。一个人遇到对的导师会少走弯路,更易接近成功。在最好的求学年龄,杨季康遇到朱自清,冥冥之中仿佛已经注定。他在那里,她来了。朱自清如在大海里打捞珍珠,杨季康是最完美、最闪亮、最成熟的那一颗,只等朱自清轻轻一撬,就从贝壳里发出璀璨的光芒。成功经常与那些不努力的人擦肩而过。杨季康的文学积累是奠定其文学成就的砝码,体现了她文学思想、行文腔调。如果不遇到朱自清,杨季康的文学创作之路也许还要等待很久。

27 在朱自清的点拨下,拥有轻盈灵魂的杨季康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融入骨子的积累得以绽放。虽然对世事还一知半解,对人生,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写下的文字已经带着几分成熟的味道。

28朱自清给杨季康第一堂课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收脚印”的文章。这个题目看起来好奇怪,如果对某个地方的风俗不了解,根本不知道写什么。

在南方“收脚印”的意思是人死之前,会沿着一生中走过的路再从头走一遍,回顾一生难忘的人和事。这个命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毕竟一个将死之人,在脑中回放自己的一生,别人是不知道的。已经不能言语的人怎么回顾的、怎么收的脚印都是不可想象的。毕竟活着的人没死过,死过的人也不会分享死的经验。

29 22岁的杨季康,阅历尚浅,却写出了思想深刻的文章。

在《收脚印》里,杨季康用淡雅、意蕴深厚的笔墨抒发了对社会、对摆脱稚气生活后的感触。这篇文章在她的一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摘抄如下,以飨读者:

听说人死了,魂灵儿得把生前的脚印都给收回去。为了这句话,不知流过多少冷汗。半夜梦醒,想到有鬼在窗外徘徊,汗毛都站起来。其实有什么可怕呢?怕一个孤独的幽魂?

假如收脚印,像拣鞋底那样,一只一只拣起了,放在口袋里,掮着回去,那么,匆忙地赶完工作,鬼魂就会离开人间。不过,怕不是那样容易。

每当夕阳西下,黄昏星闪闪发亮的时候;西山一抹浅绛,渐渐晕成橘红,晕成淡黄,晕成浅湖色,风是凉了,地上的影儿也淡了。幽僻处,树下,墙阴,影儿绰绰的,这就是鬼魂收脚印的时候了。

守着一颗颗星,先后睁开倦眼。看一弯淡月,浸透黄昏,流散着水银的光:听着草里虫声,凄凉地叫破了夜的岑寂。人静了,远近的窗里,闪着星星灯火,于是,乘着晚风,悠悠荡荡在横的、直的、曲折的道路上徘徊着,从错杂的脚印中,辨认着自己的遗迹。

这小径,曾和谁谈笑着并肩来往过?草还是一样的软,树荫还是幽深遮盖着,也许树根小砖下,还压着往日襟边的残花。轻笑低语,难道还在草里回绕着吗?弯下腰,凑上耳朵只听得草虫声声地叫,露珠在月无下冷冷地闪烁,风是这样的冷。飘摇不定地转上小桥,淡月一梳,在水里瑟瑟地抖。水草懒懒地歇在岸旁,水底的星影像失眠的眼睛,无精打采!闭上又张开。树影阴森地倒映水面,只有一两只水虫的跳跃,点破水面,静静地晃荡出一两个圆纹。

层层叠叠的脚印,刻画了多少不同的心情。可是捉不住的已往,比星比月亮都远,只能在水底见到些儿模糊的倒影,好像是很近很近的,可是又这样远啊!

远处飞来几声笑语。一抬头,那边窗里灯光下,晃荡着人影,啊!就像清淡的几缕光线,隔绝着两个世界吗?避着灯光,随着晚风,飘荡着移动重重脚印,风吹草动,沙沙地响,疑是自己的脚声,站定了细细一听,才凄惶地惊悟到自己不会再有脚声了。惆怅地回身四看,周围是夜的黑影,浓淡的黑影。风是冷的,星是冷的,月亮也是冷的,虫声更震抖着凄凉的调子。现在是暗夜里伶仃的孤魂,在衰草冷露间搜集往日的脚印。凄凉惆怅啊!光亮的地方,是闪烁着人生的幻梦吗?

灯灭了,人更静了。悄悄地滑过窗下,偷眼看看床,换了位置吗?桌上的陈设,变了吗?照相架里有自己的影儿吗?没有……到处都没有自己的份儿了。就是朋友心里的印象,也淡到快要不可辨认了罢?端详着月光下安静的睡脸,守着,守着……希望她梦里记起自己,叫唤一声。

星儿稀了,月儿斜了。晨曦里,孤寂的幽灵带着他所收集的脚印,幽暗地消失了去。

第二天黄昏后,第三天黄昏后,一夜夜,一夜夜:朦胧的月夜,繁星的夜,雨丝风片的夜,乌云乱叠、狂风怒吼的夜……那没声的脚步,一次次涂抹着生前的脚印。直到那足迹渐渐模糊,渐渐黯淡、消失。于是在晨光未上的一个清早,风儿带着露水的潮润,在瞌睡的草丛落叶间,低低催唤。这时候,我们这幽魂,已经抹下了末几个脚印,停在路口,撇下他末一次的回顾。远近纵横的大路小路上,还有留剩的脚印吗?还有依恋不舍的什么吗?这种依恋的心境,已经没有归着。以前为了留恋着的脚印,夜夜在星月下彷徨,现在只剩下无可流连的空虚,无所归着的忆念。记起的只是一点儿忆念。忆念着的什么,已经轻烟一般地消散了。悄悄长叹一声,好,脚印收完了,上阎王处注册罢。

这篇超凡脱俗、清丽婉转的文,读完能让人于清幽处寻得人生真谛。

30 人生最好的遇见是:才华互相吸引。就像杨季康在清华遇到朱自清,朱自清因她的才华将她推荐给沈从文,然后结识林徽因。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著名作家,他们点燃了那个时期的焰火,让我们在旧时光里,找到当初的入口。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

31三月是浪漫的季节,也是适合偶遇相恋的季节,红的花、粉的花开成这一片那一片,绿树婆娑,一片生机勃勃。清华大学女生的宿舍楼叫古月堂,学校规定是男生的禁地。每当夜晚来临,门外总会站着痴情的男生等着约会,不管春夏秋冬,男生不停换,女生不停换,不变的是古月堂的门,那跟着变得焦灼的身影,那“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心上人。古月堂的门好像被春天弄得晕乎乎,上天好像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一切,它要做的是等待,等待一场浪漫的邂逅,它是见证者,见证一场旷世奇恋。

32那是风和日丽的一天,丁香、紫藤盛开,花香袭人,好戏如期开场。钱钟书和孙令衔按照学校的规定,眼巴巴地站在古月堂门外。杨季康从门内走出,看到了戴一副老式眼镜、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布底鞋,满身儒雅气的钱钟书。孙令衔介绍他俩认识后,四目相对,便产生了情愫。

33 一见钟情的真谛:不管是谁,当你爱的那个人出现,只需要一眼,就知道等待一世又一世的那个他在眼前。那嘴角淡淡的愁,那眉眼微微的笑,那如兰的气息,早就了然于心,在梦里回顾千次万次。

他们的相遇便是如此,不需要言语,不需要表白,只需要四目相对,爱由萌芽瞬间变成大树。旁观者还在叽叽喳喳,她的世界只有他,他的世界也只有她。彼此入了心,像一朵花儿盛开心间,芳香馥郁。

34他眉宇间的“蔚然而深秀”深深打动了她,觉得他是自己“前世的人”;她似蹙非蹙的双眉笼住了他的心,从此逃不开她明眸善睐的双眼,逃不开心中的怦然心动、反复纠缠、一见钟情。这一眼,没有了隔阂,好像认识了很久。他们忘记了孙令衔、忘了时间、忘记世界的存在。

其实,他们好多年前应该见过的,当时,杨季康的父母带她到过钱钟书家,那时他们没有交集。正如茫茫人海里,我不知道自己的那根肋骨在哪儿,我只为寻到你,你只为寻到我,找到了才是完美无悔的爱情。

35她和他相爱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们注定这一生是要见到彼此的,是要轰轰烈烈爱过一场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好。

36没遇到杨季康,他没有向谁辩解过这件事,遇到杨季康之后,他无时无刻不想向她解释清楚。于是,他鼓足勇气约见杨季康,为的是向她解释,见面后,太急于表白脱口而出:“我没有订婚。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

两人急迫想向对方澄清事实的心情是一样的,杨季康脱口而出的也是同样的话:“我没有男朋友。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说完之后,两人都觉得空气好清爽,顿时风轻云淡,四目相对又忘记了世界,仿佛世间只有他俩存在,所有的顾虑烟消云散。

37 钱瑗曾好奇地问过钱钟书,妈妈是如何吸引他的?当时,杨季康到国外访问,钱瑗问:“爸爸,咱俩最‘哥们儿’了,你倒说说,你是个近视眼,怎么一眼相中妈妈的?”

钱钟书回答道:“我觉得你妈妈与众不同。”

钱瑗追问:“怎样的‘与众不同’?”

钱钟书只是笑,不再回答了。有时候,当爱降临时,谁又能说清呢?钱钟书不愿意说给女儿听,也许他真的不知道,当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谁又能说得清爱上一个人需要什么样的理由?谁又能用语言表达出那源自骨髓的、刻骨铭心的爱呢?

幸亏有诗歌,可以表达钱钟书和杨季康初见的美好情感,有诗曰:

缬眼容光忆见初,

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贿洗儿时面,

曾取红花和雪无。

这就是钱钟书初见时的感觉,面部干净得像白雪,脸庞红润得像盛开的红花,清雅又脱俗,犹如盛开的蔷薇新瓣浸醍醐,带着一丝令人爱怜的腼腆。

当爱来临时,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愿时光静止,剩下你我在爱的海洋里遨游,无他、无我。

38 遇到他也许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她为他结束了闺秀生活,成为他的妻,伴他漂泊天涯。最美的爱情是:你需要我时,我在。伴君左右,夫复何求。

39 情书遥寄相思意

从那以后两个人开启了恋爱模式,不是约会就是通信。杨季康到清华上大学的时候,钱钟书已经离开了清华,到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人不能时刻相见,钱大才子充分发挥了斐然的文采,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滚烫的情书。

40 钱钟书为了表达对杨季康深深的爱意,写了一首李商隐风致的情诗刊登在《国风》半月刊上,诗文如下:

缠绵悱恻好文章,

粉恋香凄足断肠。

答报情痴无别物,

辛酸一把泪千行。

依穰小妹剧关心,

髫瓣多情一往深。

别后经时无只字,

居然惜墨抵兼金。

良宵苦被睡相谩,

猎猎风声测测寒。

如此星辰如此月,

与谁指点与谁看?

困人节气奈何天,

泥煞衾函梦不圆。

苦雨泼寒宵似水,

百虫声里怯孤眠。

海客谈瀛路渺漫,

罡风弱水到应难。

巫山已似神山远,

青鸟辛勤枉探看。

全诗表达了对杨季康的相思之情。他们离别之后,杨季康没有回一个字,竟然惜墨如金。纵然是星辰大似月,又能与谁分享呢?又能指给谁看?在钱钟书的世界里,杨季康是唯一在他精神世界驻足的妙人。现在想来,钱钟书能把这首诗刊登在半月刊上,也是向全世界宣布,杨季康我爱你,虽然你不给我写一个字,让我“答报情痴无别物,辛酸一把泪千行”,就算是“百虫声里怯孤眠”,我也如“青鸟辛勤枉探看”。

41 钱钟书运用宋明理学家的语句,为杨季康写了一首七言诗:

销损虚堂一夜眠,

拼将无梦到君边。

除蛇深草钩难着,

御寇颓垣守不坚。

如发篦梳终历乱,

似丝剑断尚缠绵。

风怀若解添霜鬓,

明镜明朝白满颠。

这首诗写的既是相思也是佛理,还有自我的修养。他把刻骨的相思比作蛇入深草,在蜿蜒动荡中捉摸不透,爱的神箭攻破心中的城堡,无法把守。被这样温情的男人念着、爱着是幸福的吧!

钱钟书对这首《不寐从此戒除寱词矣》很得意,他自负地说:“用理学家语作情诗,自来无第二人!”

42 钱钟书写的《玉泉山同绛》,诗名很直接,一个“绛”表明一切: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

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

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钱钟书在狂热的相思中,几乎一天给杨季康写一封情书。当时,没有电话没有手机,只能依靠纸笔来遥寄相思。不过,在清华很方便邮寄信件,院内的邮箱收到信件后,会有专门的邮差送到宿舍去。痴情的钱钟书那么积极地表白心迹,在杨季康那里却很少能得到回响,就如那句“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的小小幽怨。即便是幽怨又能奈何,第二天还不是又要重拾相思,继续抒发相思之情。

43 杨季康给钱钟书回信少,不是她不爱钱钟书,是她不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就像她父亲说的,你想怎么做,随心意。她还是很期待看到钱钟书的信的,不管是上课,还是到图书馆,哪怕是校园散步,杨季康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拆开钱钟书的信,享受对方发来的求爱信号。正是这份墨守的惦念,让杨季康知道自己愈加深爱着他。

44 钱钟书没有把谈恋爱的事告诉父亲钱基博。有一次,杨季康给钱钟书的回信落在钱基博的手中。钱基博很好奇,拆开信看了,看完难以掩饰喜悦之情,禁不住大赞道:“此诚聪明人语!”

杨季康信是这样写的:“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这样善解人意、知书达理、善于为所有人着想的女子,能不让老先生龙颜大悦吗?他认为杨季康是聪慧的,为儿子能认识这样的女子暗自庆幸,也为自己即将拥有这样的儿媳而得意。钱基博十分欣慰能有这样办事周到、思维缜密的女子陪伴不谙世事的儿子,这样知书达理的女子是可遇不可求的。

读完信的钱基博太高兴了,他也不怕二人生气,也没有跟钱钟书说,直接给杨季康写了回信,郑重其事地将儿子托付给了杨季康。从这里可以看出钱父对杨季康是多么的喜欢啊!钱钟书写《围城》的时候,怎么会忽略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呢!方遁翁的作风和钱基博的作风不是如出一辙吗!

45 杨季康给钱钟书写信的同时,把他们相恋的事情告诉了父母。从此,他们的恋爱得到了双方家长的认可,如一幅空白画卷开始涂抹各种颜色。

46 他们这一对璧人生活在动荡的旧中国,还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遇到最好的人、爱上最好的对方。现实那么残酷,却没有阻挡他们相爱的脚步,他们多么幸运、多么令人艳羡啊!在与钱钟书恋爱期间,杨季康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借读生涯。在东吴大学时,她总是感叹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在清华大学读本科,错过了清华大学外文系鼎盛时期。

47 杨季康和钱钟书的感情就如风过海面,波澜四起。世间哪有一帆风顺的爱情,哪有水波不惊的情缘?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感情才更稳固。

谁都希望爱的结果是,既然爱,请深爱!

48 分开的日子里,除了钱钟书一日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外,剩下的就是两人无尽的相思。那些难眠的夜晚,每当想起对方的点点滴滴,那撩人的思念似杏花雨、如杨柳风,在心里来回荡漾,两人都在品味那份苦涩、甜蜜。

49 求婚水到渠成,1933年的暑假,他们在苏州的酒店举行了订婚仪式。

钱钟书的家人之前没有见过杨季康,钱父在订婚宴上见到杨季康后异常欣慰——果然是知书达理的那个,他对人说:“杨季康实获我心。”

50“五六十年代的青年,或许不知‘订婚’为何事。他们‘谈恋爱’或‘搞对象’到双方同心同意,就是‘肯定了’。我们那时候,结婚之前还多一道‘订婚’礼。而默存和我的‘订婚’,说来更是滑稽。明明是我们自己认识的,明明是我把默存介绍给我爸爸,爸爸很赏识他,不就是‘肯定了’吗?可是我们还颠颠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默存由他父亲带来见我爸爸,正式求亲,然后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作为男家女家的媒人,然后,在苏州某饭馆摆酒宴请两家的至亲好友(因我爸爸生病,诸从事简),男女分席。我茫然全不记得‘订’是怎么‘订’的,只知道从此我是默存的‘未婚妻’了。”

“默存”是钱钟书的号,杨季康喜欢这样叫他,就像钱钟书喜欢叫她“季康”一样。

51 订婚仪式结束后,这两位就紧密地连在一起,难舍难分了,后来成为当代文坛显赫的巨星。对于两位大才子,很难说是钱钟书成就了杨季康,还是杨季康成就了钱钟书。只能说他们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然后成就了彼此,真乃珠联璧合也。

52 喜欢写诗歌的钱钟书终于得到了最好的素材。这个素材是:爱情。从古至今,爱情不是人们一直在歌颂传唱的吗?不管是《诗经》还是唐诗宋词,乃至到了民国,用来歌颂爱情的情诗浩如烟海,不胜枚举。

53 两人分开两地,钱钟书更是文思泉涌,写了无数表达相思之情的情诗。

1934年,他整理了为杨季康写的情诗,自费出了第一本诗集《中书君诗》,里面还有杨季康的唱和诗作。这本诗集印刷数量不多,他只分享给了师友。吴宓有幸获得了一本,专门作了一首七律诗《赋赠钱君锺书即题〈中书君诗〉初刊》馈赠于他。诗中写的是对钱钟书的赏识和钟爱,如“才情学识谁兼具,新旧中西子竟通”。

54 现在交通已经很发达了,通信技术也日趋完善,恋人之间还是不愿长距离恋爱,就算是视频聊天也解不了相思的苦。相互拥抱,四目相对才是相爱之人解相思的良药。这对恋人不能视频不能语音,只能用书信的方式倾诉相思之情。

55 这是漫长的等待,也是长情的告白,两人一天一封信,坦诚地用文字表述出来。他们的书信内容涉及广泛,好像日记一般,遇到新鲜的事要分享,好书要分享,思念之情也要分享,就像现在的朋友圈,晒一晒彼此的点点滴滴……只不过他们的“朋友圈”仅两人可见,这些看似琐碎的诉说,呈现给对方的却是相思,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56 钱钟书还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师,在书信的落款上总是用尽心思、花样百出。他最常用“奏章”这个称呼,有“禀明圣上”的意味。杨季康每次看到这个称呼都会忍俊不禁。有一次,钱钟书不称“奏章”,开始自称“门内角落”。杨季康看了不知何意,于是写信询问。钱钟书回信说这是“钱氏幽默”。“门内”是英语的谐音,意思是“钱”,“角落”是山士,翻译过来是“钟”的意思。

钱钟书这样搞,可能是想勾起杨季康的好奇心,能很快给他回信以解相思。话说这样幽默、深情、多才的人,怎不深入杨季康的少女心呢?

57 过了蚌埠之后,看不见山,看不见水,看不见树,看不见庄稼,也看不见房屋,走了一程又一程,只有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这么荒凉的景色一眼望不到边,杨季康忍不住叹气道:“这段路最乏味了。”

钱穆接话道:“此古战场也。”现在火车经过此地,高楼大厦林立,到处是庄稼地和房屋,中国发展得多快啊!

杨季康听钱穆这样一说,觉得这片荒凉寂寥的土地被历史染上了颜色,也不认为这段路乏味了。钱穆开始讲解这片大地上哪儿适合安营扎寨,哪儿可以冲杀打仗,哪儿可以设置埋伏。杨季康听得热血沸腾,对绵延的土墩子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在这儿拼杀的人物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到琅琊山出现,他们才离开这片辽阔而又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古战场”。

58 杨季康和他不一样,杨季康喜欢新鲜事物,喜欢那些有历史渊源的景点。到北京的第一年,她几乎走遍了北京的景点。钱钟书到北京看她,漫游北京是必须要做的事,谁让那个书呆子天天守着书籍、想着红颜、想着黄金屋,忽视眼前的景致呢?跟喜欢的人漫游喜欢的地方,也是浪漫的事。透过时空之眼,仿佛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北京的大地上游走,那身影、那留恋的回眸,无不让人羡慕。

59 大凡文人雅士出行必定诗词相随,钱钟书有诗纪念:

记四月二日至九日行

纷飞劳燕原同命,

异处参商亦共天。

自是欢娱常苦短,

游仙七日已千年。

钱钟书和杨季康在一起游玩像神仙一样,仙游七天像千年一样幸福。人生自古伤别离,不管相聚多久总要分开,作诗留念最见情深。

他们分别之后,生活又进入普通模式,即便是爱情也要有柴米油盐的滋养。小时候,心中无可替代的温暖是父母的怀抱,长大后,心中无可替代的温暖是爱人的怀抱,还有来自远方的问候。

60 钱钟书和杨季康分隔两地,书信的陪伴,更是岁月里那一抹希望,在浮华的世间相互温暖。

61 1935年夏天,在苏州杨家大厅内,杨荫杭为女儿主持了西式结婚典礼,杨季康穿婚纱,有提花篮的少女,有专门捧着拖地长纱的花童,有奏乐声。

在钱家举行的是中式婚礼,按照中国传统举行的结婚仪式。

62 胡河清说:“钱钟书、杨季康结为伉俪,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

他们的结合正是双剑合璧,一段旷世好姻缘。如果溯源而追,在1919年就注定了他们这段缘分,如《诗经》里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很多人引用的诗,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出征爱人的思念和期待,字句间流露着满满的无奈,却尽显执着。人们钟爱这句诗,视其为誓约。

63 “小姐宴”类似于“成人礼”,是女孩告别少女时代的仪式。杨季康的“小姐宴”定在旧历六月十一日晚上。杨季康邀请的客人坐满一大桌,吃吃喝喝中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大家举杯祝贺杨季康嫁给大才子,还能出国陪读,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64 长大结婚生子是一个人成长的历程,杨季康自然明白,每当想起那顿伤情的“小姐宴”,杨季康总会念起父母的养育之情,那难以回报的恩情。

65 有天,杨季康无意间读到英国传记作家对最理想婚姻的概括:“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听完,没有丝毫犹豫,直截了当地说:“我和他一样。”

杨季康才说:“我也一样。”

最好的婚姻生活也许就是:我见到他,才知道他正是我想嫁的人;我娶了她,才知道她正是我想要一生陪伴的人。

66 虽然那句古话说得好:父母在,不远游。

67 在《围城》中钱钟书写道:两个要结婚的人若想看出彼此的破绽,结婚前最好去旅行,但是不能短,至少要一个月,如此舟车劳顿下难免会心烦意乱,很自然就会“原形毕露”,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会就此分开,那么就可以结婚了。

68 杨季康像对待一个不能自理的孩子一样照顾钱钟书。她想到钱父写信把钱钟书托付给了她,那时她不知道怎么回信,还专门问过钱钟书,结果钱钟书说不用回信。一般的人家都是女方家郑重其事地把女儿托付给男方,男子才是承担家庭重任的那个。在钱家,这一切都颠倒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理的人,怎么照顾老婆孩子呢?杨季康没有想过这些,出于对钱钟书的深爱,她开始庆幸与钱钟书一起出国留学,这样就能好好照顾他,让他安心学习做学问,不被生活琐事纠缠。

69 爱一个人,哪怕对方有缺点、生活自理困难,也会庆幸拥有他,给自己照顾对方的机会。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终究会收获真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怨无悔,一路跟随!

70 钱钟书为纪念这次在异国相见,特赋诗一首《伦敦晤文武二弟》: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

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

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

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堂弟带领他们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蜡人馆著名的几个画廊。在伦敦逗留了几日,和想家的堂弟说了几天的家乡话,他们便辞别堂弟到牛津上学了。

71 国家博物馆在2003年筹备百年留学文物展时,杨季康拿出了这件背心,从此这件黑色背心在国家博物馆安了家。

72 牛津大学坐落在伦敦西北泰晤士河上游的牛津城,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的吴宓也在这上过学,他还写了首诗,赞誉牛津大学,他说这儿才是最理想的读书之地:

牛津大学风景总叙

牛津极静美,尘世一乐园。

山辉水明秀,天青云霞轩。

万里集群校,嶙峋玉笋繁。

悠悠植尖塔,赫赫并堞垣。

桥屋成环洞,深院掩重门。

石壁千年古,剥落黑且深。

真有辟雍日,如见泮池存。

半载匆匆往,终身系梦魂。

在牛津,让大家受益良多的是博德利图书馆,它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钱钟书将博德利图书馆翻译成“饱蠹楼”。

73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多,但比起博德利图书馆的藏书就少多了。嗜书如命的钱钟书和杨季康在这个图书馆如鱼得水。他们除了听课,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借阅了一大堆一大堆的书,书目涉猎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等。多数时候,两个人会找固定的位子,边阅读边做笔记。

什么是饱读诗书,乐此不疲?他们就是,令人艳羡的一对鸳鸯在牛津。

74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有书读、能读书、随时随地可以读到书,这便是人间天堂。

75 牛津书店也多,站在书架前可以任意阅读,不用担心店主生气给脸色。

76 他们回到借住的寓所,要杯茶或咖啡,拉上窗帘对坐读书。这不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读书消得泼茶香”吗?也是古人说的琴瑟之合。

77 坐在床上的杨季康开始享用这充满浓情蜜意的爱心早餐,满满的幸福漾上心头,忍不住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

这是世上最美的情话,他懂,掩不住心里笑意盈盈。这一笑,就是几十年不改,风雨无阻为她做爱心早餐。一个分不清鞋子左右的人,愿意为心爱的人自愿服务,这种爱,是真爱!

78 他们在这个温馨、爱心暖暖的房间里,开始比赛谁读的书多。比赛的结果都是不差上下。日子从每一个字眼中溜走,他们送走了时间,留下知识,留下相处时浓浓的情谊,暖意无限,美好无限。

79 是心疼杨季康了。为此他赋诗一首:

卷袖围裙为口忙,

朝朝洗手做羹汤。

忧卿烟火熏颜色,

欲觅仙人辟谷方。

不管做多少尝试,不吃饭总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神仙也是要吃仙果喝神水的。从这些生活琐事里,可以看出这两个帅才靓女在英国的生活如此不易。他们相知相伴,知道体谅对方,为对方考虑。

80 在钱钟书的心里,对杨季康是感恩的。杨季康从决定陪他山高水长的那一刻起便无怨无悔,她知道既然选择了他,就要放大他的优点,接受他的不足和孩子气,做他贤惠的妻子。这一点杨季康做得很完美,或许还有很多的成就感在里面。

81 杨季康喜欢读侦探小说,这种小说吸引人的是一环套一环的情节,读着如身临其境紧张不已,同时也开动大脑,随着破案推出无数个可能。

82 杨季康读的最多的是西方文学名著,她懂得按照文学史的先后顺序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学习,对写作背景有恰到好处的理解。杨季康觉得牛津借读的时光很美好,主要是有一个互相懂得的男人在身边,这样的日子堪称完美,这也是杨季康当旁听生,没有选择继续争取学位的原因。杨季康把名利看得很淡,不追求功利。杨季康既讲究实际又喜欢浪漫,喜欢漫无天际地任思绪飞扬,凭兴趣做喜欢的事。她喜欢徜徉在浩输的书海中与先哲、圣人对话,慰藉漂洋过海远离亲人的思乡之情。

83 杨季康和钱钟书是第二次到伦敦了,第一次到伦敦时,钱钟韩带领他们游览了伦敦的有名建筑。钱钟书特别羡慕堂弟在暑假骑自行车游览德国和北欧,一个人到工厂实习。这两点他都做不到,他只会在杨季康的陪同下“探险”,从租住的寓所到海德公园、再到位于托特纳姆路的旧书店;偶尔从动物园逛到植物园;从富人区的西头走到贫民窟的东头。这次去伦敦和巴黎远游只因他爱她,愿意陪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一路风尘地游览喜欢的地域。中国古人的求知模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我修养的途径是与其闭门造车,不如行万里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了开阔胸怀,带着满腹诗书周游世界啊!

84 有的人不知道怎样活才不虚度人生:有的人喜欢用物质来奖励自己,赚很多的钱,躺在钱堆上睡觉才踏实;有的人愿意用双脚来丈量脚下的土地;有的人喜欢在书屋里和古人对话;更有人放下书本,拿起简单的行李,相约好友在山水间激活麻木的生命。无论哪一种,都是活着的方式,都是对自己的厚爱。

85 风华正茂的杨季康不愿辜负岁月,她从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起步,走遍名胜古迹的北京,又远渡重洋学习新的知识,游览异国的风土人情。在那个时代的女性中,这样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女子屈指可数。学习,让她优雅从容;旅行,让她胸怀宽阔,始终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想象。在旅行中能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人,这样在一起谈天说地,思想上也能碰撞出火花。

86 日内瓦素有“万国之都”的美誉,风光旖旎。杨季康怎能辜负如此美景,在“世界青年大会”开会期间,这两位大会代表都不好好开会,只要遇到能溜走的机会,一概开溜,行走在日内瓦的大街小巷、旖旎风光里。

他们蹒跚着走在窄狭难走的山路上,到莱蒙湖边探险,看到浩渺的大湖,想要绕湖一圈。走啊走啊,却怎么也走不到湖的对面,根本没法儿用脚来走一圈。为了纪念这段浪漫多情的探险,钱钟书作诗一首:

莱蒙湖边即目

瀑边淅沥风头湿,

雪外嶙峋石骨斑。

夜半不须持挟去,

神州自有好湖山。

87 杨季康能与爱人分担寒暑,也能共享霓虹,她是橡树一般的女子,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闪耀着光华。

88 杨季康在牛津,从不食人间烟火的淑雅女子修炼成应付生活琐事的能手。她的诗情画意依然,没有在煮茶煮饭中消失殆尽,她依然容貌秀丽地行走在异国他乡。她那未经尘世熏染的、泛着细瓷般光泽的娃娃脸,配上齐耳短发,在人群中更显与众不同,路人对这个像水果一样鲜嫩的美丽东方女子频频注目,惊叹这样美丽的女子竟然在街头漫步。杨季康的美与众不同在于,书香气质的修养从内往外散发,这是很多女子无法企及的,也是难以掩饰的书卷之气。

89 钱钟书在巴黎遇到朋友写诗留念,写了很多五律,摘录《槐聚诗存》中的两首以飨读者:

巴黎咖啡馆有见

评泊包弹一任人,

明灯围里坐愔愔。

绝怜浅笑轻颦态,

难忖残羹冷炙心。

开镜凝装劳屡整,

停觞薄酒惜余斟。

角张今夜星辰是,

且道宵深怨与深。

清音河上小桥晚眺

万点灯光夺月光,

一弓云畔挂昏黄。

不消露洗风磨皎,

免我低头念故乡。

电光撩眼烂生寒,

撒米攒星有是观。

但得灯浓任月淡,

中天尽好付谁看?

90 杨季康想生一个像钱钟书一样的女儿,不能“像我”。相爱的人连孩子像谁都做好了期盼,把孩子想象成对方的样子,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不过,人类的遗传还要看谁的基因强大才行。一般父母谁基因强大,孩子长得就像谁,基因弱的一方,明显不占优势。

91 杨季康:“我自己才做了半年妈妈,就失去了自己的妈妈。常言‘女儿做母亲,便是报娘恩’。我虽然尝到做母亲的艰辛,却没有报得娘恩。”

92 钱钟书像个孩子似的,遇到困难找爱妻,哪怕是她刚刚生下孩子。依赖一个人,比爱一个人更甚。杨季康安慰他“不要紧”,他的心就真的放下了,回去继续不小心弄坏另一样东西。这样可爱的大男孩单纯得让人想抚摸几下头发:天哪!发出一声惊叹而已。

93 杨季康有点时间先把沾了墨水的桌布洗了,钱钟书看到很是赞叹,夸爱妻心灵手巧。接着她又把台灯换了灯泡,台灯又重新发出温暖的光。由于修门的难度大,杨季康用了很多办法才把门修好,但是,关门还是很费劲。他们在这样的房子里觉得很安全,自己都难以关上,别人想进来也很难。也许在钱钟书的心里,杨季康在,才是家的样子吧。他像孩子一样沉溺在她的爱里,与女儿和最贤的妻过起了三人世界。人生最完美的世界是:两个相爱的人经过时间的孕育,生下爱的结晶,每天每时每刻,看着这个小小的结晶,这就是幸福!

94 聪慧贤明的杨季康在婚姻里用爱、包容、智慧为钱钟书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充满智慧的女人是人世间的尤物。

爱一个人就要包容对方的缺点,杨季康便是如此,她从不试图改变钱钟书,也不用家务事麻烦他。只要是自己能解决的,不让钱钟书知道,知道了也没用,他也不会啊!这样无私的爱促使她只给他分享幸福,不管多少烦恼、麻烦,都只留给自己。智慧的她深深地知道,只有分享甜蜜才会获得双倍的甜蜜,分享烦恼则会获得更多的烦恼,还会徒增无谓的焦虑和没完没了的争执。

95 人世间的男男女女看不破这点,纷纷从童话走向怨恨。只有学会经营爱情和生活,不把希望寄托在永恒的快乐上,避免幽怨暗生,抛弃争执,才能避免婚姻走向破碎的结局。婚姻之道也是爱情相处之道。对此,杨季康深知其理,看透了爱情的相处之道。

96 想要爱情始终如新,还要经常自省,始终清醒。不管杨季康的婚姻爱情里有没有孩子出现,她都“珍惜得到的每一分,而那些没有得到的,皆是本应与自己无关的,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种笃定和美好才是杨季康追求的。

97 对于这个爱情的结晶,钱钟书自然是爱意满满,每天看都看不够。杨季康说女儿是她平生唯一的杰作。

98 两个人把所有的爱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那是很珍贵的,在那个随便生、放开生的年代,他们的一生,只生了这一个孩子。也许,最深的爱便是如此吧,爱妻、爱夫、爱女,其他人再难融进去。

99 如果按照生活三部曲来走完人生,当走到某个节点上,一个人的身份会发生变化。比如为学生、为人妻人夫、为人母人父、为人爷为人奶,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要适应身份的转变承担不同的责任,能接受转变者为幸,不能接受者为苦。

100 一路上不断换乘交通工具,钱钟书不会抱孩子,杨季康只有自己抱,幸亏一路相遇的乘客对孩子进行照顾,让杨季康感觉到异域的温暖和友爱。在文字的记述下,那些在港口工作的人员不管走了多远,他们永远活在暖心的故事里,他们是那段岁月里永恒的坐标。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关心爱护妇女儿童从我、从细节做起。规矩在需要的人那里是活的,为方便弱势群体而活。

101 这种模式是可以直接借用的,就像我们学习历史,最好从开天辟地开始学习。只有从源头读书,才能厘清文学的脉络,对文学的发展史有清晰的了解。

102 这样快乐的三口之家,每天快乐地生活、快乐地读书,三生修来的缘分啊!如果真的有缘分的话。不管在什么样的家庭里,孩子都是父母的太阳、心肝宝贝,无论怎样疼爱孩子,都觉得这样不行那样不够。

103 优美的散文《阴》,素淡中见意蕴悠远,落笔虽淡却见动情,笔下的气象万千,字字句句尽显功底:

一棵浓密的树,站在太阳里,像一个深沉的人;面上耀着光,像一脸的高兴,风一吹,叶子一浮动,真像个轻快的笑脸;可是叶子下面,一层暗一层,绿沉沉地郁成了宁静,像在沉思,带些忧郁,带些恬适。松柏的阴最深最密,不过没有梧桐树胡桃树的阴广大。疏疏的杨柳,筛下个疏疏的影子,阴很浅。几茎小草,映着太阳,草上的光和漏下地的光闪耀着,地下是错杂的影子,光和影之间那一点儿绿意,是似有若无的阴。

这篇文章从景色谈及人,似写意又似工笔,丝丝入扣,出手不凡,她的文学从这儿开始起步,起点很高。

104 可能父亲害怕阿季难过,夫人去世后,他再没有给阿季来过信,也许,他害怕自己一不小心,泪水把信纸打湿吧!在人生的单趟旅行中,没有永远能抓住的手,总会在无意识中,失去那个陪我们走一程又一程的人……

105 回望家园路,那里虽然战火纷飞,家园已经不在,家人也到处避难。本是文弱书生的他们在国家危难时,没有在国外停留。患难的祖国啊,内忧外患中还为学子延续了一年的奖学金,每每看到这儿都忍不住流泪。

悲愤中的钱钟书在1937年写了《哀望》一诗,抒发了对抗争与希望的期待:

白骨堆山满白城,

败亡鬼哭亦吞声。

孰知重死胜轻死,

纵卜他生惜此生。

身即化灰尚赍恨,

天为积气本无情。

艾芝玉石归同尽,

哀望江南赋不成。

第一句写了侵略者的凶残,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伤,他的爱国之心、正义之声、抗议与大义凛然,顿觉与书痴、笨拙对不上号。正是有无数爱国的有志青年,才让祖国挣脱列强的凌辱,逐渐富强起来。

他们身在国外,心早已和祖国融为一体。故国家园才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根,他乡再好,仅是他乡而已。

106 冒效鲁为他们仨吟诗一首:

凭栏钱子睨我笑,

有句不吐意则那。

顾妻抱女渠自乐,

丛丛乱发攒鸦窠。

夜深风露不相贷,

绿灯曼舞扬清歌。

喧呶聚博惊座客,

倾囊买醉颜微酡。

这是他们乘船的真实写照,他们迫切想要回归故土,在颠沛中劳累不堪,天天吃土豆泥,营养跟不上,身心俱疲,哪有心情收拾自己,恨不得一下踏入祖国的怀抱。杨季康抱着婴儿,钱钟书的满头乱发似乌鸦做的窝,多么形象的比喻!

107 身在乱世谁也不能苟且,只有心生恐慌才是那个时代独有的感觉。

108 钱钟书把女儿当成了朋友——小朋友,把自己放在了和女儿同龄的阶段,这样他们才能如此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109人生有无数个转折点,有无数的人擦肩而过,有少部分的人会成为朋友、知己、师生、至交、贵人。

110在杨季康心目中,陈麟瑞不管是创作还是教学都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是忠厚的长者、一位真正的谦和君子。

陈麟瑞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专攻戏剧。在抗战期间坚持创作,写了多部话剧,其中《晚宴》《燕来红》《职业妇女》《尤三姐》《海葬》受到好评。杨季康经常向他请教戏剧结构的技巧,他都无私地一一解答,对杨季康的帮助很多。他和杨季康夫妇一样喜欢研究可笑的事物。杨季康曾向他借过关于《笑的心理学》之类的书籍,他还收藏了半架子英文法文的类似书籍。

111 纵观杨季康的转变,无不和认识的人有关:认识钱钟书得以到牛津,认识盛澄华得以到巴黎,认识陈麟瑞、李健吾开始写剧本。所以说人生这盘棋,遭遇什么人就有可能和什么人一起改变。

他们是不幸的,他们是幸运的,在不幸的时代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112 杨季康上课之余没有放弃自我提升,她还在努力,为嘴巴忙碌的同时也在填补心灵的空虚。不管生活陷入了什么样的境遇,她永远把精神需求放在第一位。钱钟书一家三口挤居在拉斐德路整整八年。

113 不管沦陷区生活多么艰苦,两个人赚钱总能自给自足,他们想的是:只要能自给自足,就是胜利。大才子钱钟书被命运屡屡捉弄后方醒悟。他觉得只要一家人同甘共苦,总胜于别离,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114 在战乱年代,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情了,至于生活上的困顿,影响不到他们乐观的情绪。杨季康为了生活,为了煤和米,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女汉子,她柔嫩的肩膀越来越坚强!也必须要坚强!

115 杨季康满怀忐忑,不知剧本写得如何?过了几天,李健吾打来电话,说立刻排演《称心如意》,由黄佐临导演,李健吾扮演徐朗斋。经过紧张的排练,杨季康的第一部话剧《称心如意》终于在1943年春天正式公演。在公演前李健吾建议杨季康起一个笔名,好印在宣传海报上。杨季康想到“季康”两个字总有人读成“绛”,不如叫“杨绛”,从此,她的真名被人们忽视了,“杨绛”这个笔名一直伴随着她,只有自己家人还叫她杨季康。

116 《称心如意》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主人公李君玉的母亲在婚姻上不愿意听从命运的摆布,也不听从外祖父的安排,自作主张嫁给了穷画家。众叛亲离后只有到北平寻求生路,结果生下李君玉便与丈夫双双离世。李君玉的三位舅母看她可怜便把她接回了上海,明着说是援助孤儿,实际上把她当作不要钱的保姆来使用。长大后的李君玉性格越来越强,她们怕给自己招来麻烦,都不愿意收留在自己家,开始互相推让。

李君玉的大舅赵祖荫是银行经理,他根本看不起李君玉的穷画家父亲,对李君玉不感兴趣。大舅母对丈夫雇来的女秘书不放心,让李君玉顶替去做秘书,逼迫赵祖荫让步,借李君玉来拆散他们的关系。大舅被逼无奈又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女秘书,对外甥女自然是想着法子挑剔。大舅母利用了大舅不喜欢李君玉,不让她住在家里,让李君玉晚上住在二舅家。不料二舅家的表哥赵景荪爱上了李君玉。二舅母害怕了,怕她迷住自己的儿子,又让李君玉住到四舅家。四舅赵祖懋没有子女,对待外甥女还算和善。四舅妈属于那种“热心”慈善事业、只想挥霍金钱的人,她不愿意李君玉在家里闲吃饭,说要领养一个孩子。赵祖懋害怕领孩子回来制造矛盾,便与李君玉设计,给四舅妈写了一封假信,举报赵祖懋不但有相好的女人,连小孩都有了,想用这个计划让四舅妈放弃领养孩子。结果呢,四舅妈一天到晚跟着赵祖懋。李君玉在赵祖懋的家失去了容身之地,只得住到舅公徐朗斋家。徐朗斋有钱有宅,无儿无女无老婆,是个巨富。大家都想侵占他的财产,争着把子女过继给他。徐朗斋脾气古怪,任谁说都不听。

三位舅母不喜欢、讨厌李君玉,她们设计把李君玉送到徐朗斋家,以为她住不了几天便会到处流浪。哪承想李君玉到徐朗斋家后,和徐朗斋相处得很好,被收为孙女,成为财产的继承人。陈彬如是李君玉的男朋友,也是徐朗斋朋友的孙子,人品不错,徐朗斋同意他们的婚事。这样,李君玉的舅舅、舅妈、赵景荪的希望破灭了。被人撵来赶去的李君玉做梦也没想到幸运儿竟会是自己,结局真是“称心如意”。

杨季康运用一系列的故事,揭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她在市民社会中待了八年,十分熟稔灰色平庸的普通人生活。通过这部话剧,深入地再现了上海市民生活的尴尬,剧中人物的形象,折射出五光十色的社会万象。

117 杨季康出手不凡、功底深厚,第一部剧作便一鸣惊人,《称心如意》得到一致好评,迎来如潮的喝彩声。

118 杨季康写的是含泪的喜剧,正如日本作家鹤见佑辅所言:“泪和笑只隔了一张纸。”用泪水稀释过的笑,才笑得含蓄蕴藉、笑得痛快淋漓,这种笑给人们无限的希望,笑中带泪最值得回味珍惜!

119 人,都是讲缘分的,20世纪80年代,著名导演黄佐临的女儿黄蜀芹把钱钟书的《围城》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幕,经久不衰。

120 《弄假成真》公演后收到很好的反响,各大报纸竞相刊登报道评论它的文章,也是中国话剧界的经典。杨季康的命运随话剧而改变,有些人的存在,不单单是为了家,还要为祖国做出贡献,这个贡献也许是航天技术的进步,也许是平凡岗位的普通工作,也许是文化的创造和发展。正是有了杨绛的作品,中国话剧舞台从此告别改编国外戏剧的历史,有了自己的剧本、自己的天下!这才是杨绛跨时代的意义!她的名字代表了中国话剧剧本的崛起,我们应当铭记在心!

121 2007年《弄假成真》再次搬上话剧舞台,96岁的杨绛专门写了一篇名为《“杨绛”和“杨季康”——祝贺上海纪念话剧百年》的文章,文章中写道:“想不到戏剧界还没忘掉当年上海的杨绛。……我惊且喜,感激又惭愧,觉得无限荣幸,一瓣心香祝演出成功。”

122 如果说《弄假成真》《称心如意》是对虚伪自私的人进行嘲讽、鞭挞,显示了道德谴责的力量,那么《风絮》则由社会批判转向了对人生的探索,引起人们对生活的品味与思辨,更耐人思索。

《风絮》剧情虽悲,也透着对生活的无限憧憬,隐含的寓意是昂扬向上的,在虚构的情节中折射出现实人生。虚虚实实的转换引发人们的思索,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得毫不留情,给予观众的心灵震撼不逊于前两部喜剧。

123 黎明的曙光终于开始照耀中华大地,人们饱经了战乱之苦,终于可以直起腰高声呐喊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这一天,人们翘首期盼了多少日子啊!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清华大学向杨绛和钱钟书发出了回校任教聘书。杨绛辞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的职务,跟随钱钟书,带着女儿,从上海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124 杨绛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上了三年学,和钱钟书游览了这里的名胜古迹。她是多么钟情于这片热土啊,她深深地知道,这次是永远的回归,也是叶落归根的宿命,她再也没有离开这片土地,从决定的那一刻起也许就没想过离开。

125 钱钟书教外文系研究生,杨绛教英国文学。当时清华规定:夫妻不能在同校一起当专职教授。杨绛只好兼任教授,按课时计算工资。杨绛为自己的工作起了个幽默的名字——散工。杨绛认为兼职教师工资低点儿,但时间上很自由,那些名目繁多的会议可以不用参加了,这样能腾出时间做喜欢的事情。在清华任教一年后,杨绛的低烧奇迹般好了。杨绛恢复健康的身体像搁浅已久的船,而她这个优秀的舵手将它驶进了属于自己的水域。那些浪漫的西方古典文学,狄更斯、莎士比亚悄悄占据了她的心扉。杨绛还是最喜欢翻译的工作,她利用课余时间翻译了《小癞子》。这是西方首部流浪汉小说,也是杨绛翻译流浪汉小说的开端。《小癞子》的笔法很幽默,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用幽默的语言揭露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腐朽,借助小人物的故事讽刺了僧侣的伪善和欺骗普通人的丑恶嘴脸,挖苦了贵族的空虚和傲慢。

126 学识渊博的杨绛明白:历代的哲学家一直在研究,人怎样处理与世界的关系。这个命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是人类终身面对的问题。杨绛在海轮上便知道,在漫无边际的海上航行中,不晕船的办法只有一个: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要以船为中心,顺着船在波涛汹涌间的摆动起伏,让自己的身躯与船稳定成90度直角,就能永远在水面之上,平平正正。杨绛还知道,世界上的道理总是相通的,在波浪中牢牢把握“地平线”的办法,也适用于别的地方,这一点让她受益一生。她开始迎合环境,积极“适应”不“与世沉浮”。人的一生,现实与期望常常会发生冲突,获得的,往往不是我们期望的,我们所期望的,不一定能实现。

127 杨绛写了很多关于人生的修养与淬炼的文字,她一生的修炼,从中年时才真正开始。

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般是有地位、有学识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先生。杨绛被人尊称为先生,可见人们对她的尊敬。

128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从不会因为谁缺席而发生丁点儿改变,只有清醒面对才是人生的真谛。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喜交加的演出,不管是沧桑也好,轻盈也罢,只能独自承受和担当。在漫长的生命之旅中,陪我们笑的人很多,陪我们哭的人很少。很多人看到了成功者的辉煌,却看不到他背后付出的汗水和泪水。

129 杨绛写道:花花儿善解人意,我为它的聪明惊喜。这猫儿简直有几分人气。猫的人气,当然微弱得似有若无,好比“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惑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昧。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130 杨绛说:“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自己的成就。假如是一个萝卜,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棵白菜,力求做一棵瓷实的包心好白菜。一个人不想高攀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131 距离戏剧作品的创作高潮又过了十几年的时光,杨绛才迎来她翻译的全盛时代。当初写剧本只是为了在战乱期间能养家糊口,她真正的兴趣所在是翻译那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西方文学啊!学识渊博的杨绛在不同的语言文字中徜徉,一次次释放了学者情怀。这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追求,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实。

132 人们对于杨绛“无心插柳”的作品翻译,普遍认为:杨绛对国外文学翻译事业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她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平和严谨的态度值得后辈学习。美学家兼翻译泰斗朱光潜也曾评价:中国的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

133 杨绛谦逊地坦言:我在翻译的学习中只积累了一些失败的经验。正是有虚若怀谷的情怀才有了翻译界争论不休的《堂吉诃德》,这本书可以说是杨绛在这个时期翻译的耗时间最长、用情最深的一本书。

1961年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翻译了五年,还没完成便遇上了“文革”,开始抄家了。杨绛知道要开始面对严酷的事实,她开始清理信件、书稿,把含有敏感词的偷偷焚烧掉,但不管怎么烧,她也舍不得将自己翻译了五年的外国文学名著《堂吉诃德》译稿毁掉,那是她在无休止的学习中为寻求内心安慰,辛勤耕耘的成果。杨绛把译稿用牛皮纸紧紧包好,又用麻绳捆上藏起来。

134 任她找遍每一间可能存放《堂吉诃德》的屋子,也没见到“他”的影子。

这种焦灼的思念谁懂?你吗?我吗?不,只有她和“他”懂!她想早日解救“他”,“他”想早日面世,让中国人见识“他”的侠士风范。

135 在杨绛即将下放干校的前夕,原先的组秘书回来当了学习组长。杨绛看到组秘书回来很激动,她知道组秘书是好人,会帮助自己的。杨绛在晚上学习的时候,递了一个条子给组秘书。第二天早上,组秘书找到杨绛问明情况后,立即把书稿找来交给了杨绛。杨绛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她终于把“他”抱在怀里,赶紧回家去。她对组秘书心怀感激:“落难的堂吉诃德居然碰到这样一位扶危济困的骑士!我的感激,远远超过了我对许多人、许多事的恼怒和失望。”

136 1976年10月,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人们终于拨云见日,改革开放的春天、科学的春天、知识的春天、艺术的春天终于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而来!

137 杨绛不满意原先翻译的《堂吉诃德》译稿,她开始从头译起,提高了“翻译度”,最后经过“点繁”,点去了几万字。“文革”结束后,她抓住一切机会一切时间翻译稿件,七十多万字的小说终于译竣。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汉译本《堂吉诃德》。

它是当时我国唯一一部西班牙语文学翻译译本,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对于《堂吉诃德》的面世,西班牙方面立即给予高度评价,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亲自向杨绛颁奖。这是我国文学翻译界少有的殊荣,译者当之无愧。

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读起来幽默风趣,人物活灵活现,语言流利酣畅。杨绛说:“我翻译的时候,很少逐字逐句地翻,一般都要将几个甚至整段文句拆散,然后根据原文的精神,按照汉语的习惯重新加以组织。我翻译很慢,平均每天也不过五百字左右。我是个死心眼儿,每次订了工作计划就一定要求落实。我订计划的时候精打细算,自以为很留有余地。”这和种庄稼一样,“字字皆辛苦”。

138 成功的经验固然难能可贵,失败的经验或许更有实用。

139 杨绛的翻译过程曲折而艰辛,如果经受不住打压而放弃自我,放弃不懈的努力也得不到最后的成功。坚持,不管黎明前有多灰暗,唯有坚持,才有机会看到曙光从东方冉冉升起!

140 杨绛前后用了20多年翻译《堂吉诃德》,这期间历经绝望又被希望点燃,《堂吉诃德》终于与国人见面。

141 就她用20年时间翻译出这部巨著,这份情这份执着都值得他为她题字!这是敬重也是爱的体现,更是珍贵的留念。你的劳作我都看在眼里,你的辛苦都在我心里;我的成绩是你的,你的成绩还是你的;你劳作的时候,我也在劳作,我们同时定稿就是最好的纪念。这对文化匠人心有灵犀。

142 在西方文学创作里,《堂吉诃德》是举世闻名的杰作,与《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杰出的典型。杨绛接受这部著作的翻译工作,也是因为十分喜欢这部作品。译本第一版在1978年问世,后来又多次重版,每次杨绛都要重新校订,使译本日臻完善。教育部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堂吉诃德》列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4年推出八卷本的《杨绛文集》收录了《堂吉诃德》一书。

143 杨绛围绕《堂吉诃德》撰写了九篇论文,它们分别是:《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塞万提斯小传》《再谈〈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译余琐掇》《〈堂吉诃德〉校订本译者前言》《孝顺的厨子——〈堂吉诃德〉台湾版译者前言》《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在塞万提斯纪念会上的发言》《塞万提斯的戏言,为塞万提斯铜像揭幕而作》《〈堂吉诃德〉校订本三版前言》等。

144 翻译是一项苦差事,我曾比之于“一仆二主”。译者同时得伺候两个主人:一个主子是原文作品。原文的一句句、一字字都要求依顺,不容违拗,也不得敷衍了事;另一个主子是本国译本的读者。他们要求看到原作的本来面貌,却又得依顺他们的语文习惯。我作为译者,对“译主子”尽责,只是为了对本国读者尽忠。我对自己译本的读者,恰如俗语地称“孝顺的厨子”,主人越吃得多,或者吃的主人越多,我就越发称心惬意,觉得苦差没有白当,辛苦一场也是值得的。

145 1982年,杨绛被推举为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这是对她在外国文学翻译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的最高荣誉,完全是实至名归。

146 以前舆论极少关注文学翻译,《堂吉诃德》出版后,国内的评论家通过报纸,围绕一句西班牙成语的翻译展开了交锋,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引起了重大的影响。

147 林一安先生于2003年8月6日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评论《莫把错译当经典》,批评杨绛在《堂吉诃德》中把西班牙成语译为“胸上长毛”是“望文生义的败笔”,认为这个译本还需要“补苴罅漏”。紧接着,北京、上海的报刊连续刊发了三篇批评林一安观点的文章。这些作者赞同译者的观点,文章指出:根据词典释义,这句成语的原意本指“不畏危险和艰难的人”;但书中这句话,是桑丘形容堂吉诃德的意中人时所讲的。

148 目前书店销售的《堂吉诃德》共有五种译本,杨绛、屠孟超和孙家孟译为“胸上长毛”;董燕生译为“有股丈夫气”;张广森译为“有股子男子气概”。对于这个成语,有人理解成这个女人像男子一样勇敢;还有人认为:这个女人比男人还更有力,光说勇敢概括不了,说这话时还得带某种揶揄的语气,用“胸口长毛”为最妙。

149 评论家表面上争论的是“胸上长毛”是妙笔还是败笔,实际上涉及的是如何协调词典的义项与文化解读之间的不同诠释、评判文学翻译优劣的标准、如何看待名家译作中可能存在的“误译”等问题。

150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陈众议认为:以“胸上长毛”在此处形容勇力过人的女人,这是杨绛先生“原汁原味地移植了桑丘对堂吉诃德意中人的不屑”,可谓一个妙笔。

151 杨绛解释为:“‘胸上长毛’,是男子汉的具体形象,成语,指的是男子汉的气概,是男子汉的抽象概念,按字面直译不失原意,而在桑丘嘴里,会显得更现成,更自然,也更合适。”

152 《堂吉诃德》出版之后,西班牙政府很重视,驻华大使连续三次邀请杨绛出访西班牙。第三次杨绛才答应下来,杨绛懂得中国那句古话:事不过三,再也无法推辞。

153 塞万提斯逝世三百六十六周年的纪念会,杨绛在会上发言:

“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就是说,天上的日子愉快,一眨眼就是一天,而人世艰苦,日子不那么好过。我们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塞万提斯离开我们人世,已三百六十六年,可是他在天上只过了三百六十六天,恰好整整一年。今天可以算是他逝世‘一周年’。我们今年今日纪念他,最恰当不过。”

154 杨绛也许是唯一一位因为翻译著作被国王颁奖,又被再三邀请到西班牙的人吧!这是她的荣耀,也是翻译界的荣耀!

155 钱瑗和父母一样,把名利看得很淡,她更注重肩上的责任,不愿意辜负任何一位学生。钱瑗做博导时,正是师资资源紧缺时,国家培养的人才远远不够用,她除了研究生的课,还开了本科生的课,这样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156 我和钱瑗是从外语系抽调的,我搞编辑,她搞美术。搞美术的在59届同学中有号称“妖魔鬼怪”的四员大将:历史系的王德一,人们把一念作Yao(妖),这便是妖的由来;物理系一位会变魔术,魔的头衔当之无愧;生物系一位早有小鬼的外号,他当然是鬼无疑了;而钱瑗是四人中唯一的女性,没有绰号,不过既然排行老四,那只好把怪字认下来。妖和怪经过多年的交往、恋爱终成眷属,人们戏称“妖怪联姻”,他们的婚姻很美满。杨绛女士在《干校六记》中曾提到女婿王德一。1969年11月,送钱老上车时,王德一见有人行李太多,便上前相助,文章写了钱杨二老的心情:“默存和我看他热心为旁人效力,不禁赞许新社会的好风尚,同时又互相安慰说:得一(这是钱钟书先生赠女婿的号,杨先生文章里总用得一。)和善忠厚,阿圆和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

通过章廷桦的披露,让外界知道了王德一和钱瑗一妖一怪结合的过程和钱瑗父母对女婿的态度——是可以放心的女婿。钱瑗挑选的人足以慰父母心。

157 1972年,杨绛夫妇受到周总理的特别关照,返回北京,无处可去,只有住在钱瑗的大学寝室。这间朝北、凉飕飕的房子让他们仨觉得温暖,冷冷的空气吹不凉滚烫的心,那是经过无数次离别的又一次重逢。

158 钱瑗从小喜欢文学,不像别人的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她随父母,志气不大。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以后,她告诉母亲,我要好好当老师,争取做一名尖兵。杨绛以为这是女儿创造出来的新鲜词儿,猜想尖兵可能不是什么好兵,可能是一名和将领沾不上边的小兵。毕业后钱瑗留校当教师,真的是尽心竭力当尖兵。她这个尖兵当得合格,让学生和同事刮目相看。

159 钱瑗编写了《英语文体学教程》(英语版)、《英语言语节奏与英诗格律》等。出生于学界巨擘之家的她,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学有独到的见解与领悟,这与父母的教导分不开,每当钱瑗遇到问题求助父母时,父母只提供需要查找的书目范围或书名,剩下的得自己去找、去读、去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钱瑗就算离开父母万里,也能独立成长,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160 人生有很多的见与不见,见你时,你在,想你时,你不在。

161 她活着把自己放在了别人的后面,永远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把学生推出去,没有考虑自己。也许她本性如此,就如8岁那年,他们家的小阿姨阿菊的明信片不见了,上面写着她家的新地址,阿菊急得直哭。阿瑗在一边看着,静静地说:“我好像看见过,让我想想。”想了一会儿,阿瑗说出一个长长的地名,什么路口,几号巷子,看起来很像回事。按照这个地址寄信,竟然一字不错。

162 钱瑗和钱钟书一样,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做到了“过目不忘”。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她为学生四处找例句,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口吐莲花。如果没有过人的记忆力,很难让枯燥的教学变得活泼轻松,易于理解。

163 善良的人不管走到哪儿,都以善举示人,钱瑗在父母到干校期间,有一天,一位扫大街的老太太到钱瑗家来,恳请杨绛夫妇成全一桩婚事。经过详细了解,杨绛才弄清楚:老太太颇有学识,是总工程师的夫人,儿子杨伟成离异,有一儿一女,她觉得钱瑗善良真诚,十分喜欢钱瑗,希望钱瑗能当她的儿媳妇。

钱瑗听了这话,说“让我考虑考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家人的努力撮合,钱瑗认同了这门亲事。她知道在这世上,母亲希望她以后有个依靠。

钱瑗的前夫王德一是她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后来两人同时留校做了老师,“文革”初期两人结了婚。两个志趣相投的人结婚自然是幸福甜蜜的。杨绛夫妇也被这种甜蜜感染,杨绛因为爱女也爱女婿。

164 钱瑗治学严谨,勇于担当,她的默默付出,大家有目共睹。

165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母亲经历最大的一次挑战。杨绛在这次经历中,看着她的阿瑗一点点长大,上大学当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看她成家,丧夫,又结婚,一生未育……

166 钱瑗在病危时期,还在为国家教委编著的《外语专业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写研讨提纲,为《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写稿子。她说:“这是还文债。答应很久的事了,欠债总是不好的。”答应的事情是不是要在生命终止前都要兑现呢?

167 钱瑗害怕母亲看到自己的样子难过,一直没让她前来探望,每天晚上她们会通电话报声平安。

168 在生命垂危时,钱瑗还在惦记着工作。她把想到的事记下来,有时候交代别人去完成。她说虽然身子罢工了,脑子还管用,她开始重读许多外国原版名著,她说:“这下有时间精读了,还真又读出不少心得来。”听了这话,谁不心情沉重。生命即将走到头,她还在继续苦读书,还读出不少心得来,最后也只是减轻痛苦,给心灵慰藉吧!

169 分别的时刻终归是要来的,谁也不能抗拒,谁也躲避不了,杨绛握着女儿的手,像小时候一样把她揽入怀中,她强忍泪水,温柔地说:“安心睡觉,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

170 钱瑗听母亲的话,微笑着、静静地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生,母亲把她带到这个世界;死,母亲握着她的手温柔地送别。她如婴儿、如天使一样安详……

171 也许在分别的那刻,她难舍父母,不愿分别,但她无力拒绝命运的安排!也许做钱钟书与杨绛唯一的孩子,是她最大的福气吧!他们把所有的爱给了她,她也许希望,若有来生我们仨还在一起吧!

1997年3月4日下午,钱瑗离开了人世。

172 在杨绛的支持下,钱钟书从1944年到1946年,“两年里忧世伤生”,终于完成了洋洋洒洒2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钱钟书把他们的经历用别人的名字写成了别人的故事。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提到:“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 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173 在钱钟书的《围城》问世之前,人们见了钱钟书都以“杨绛的丈夫”称呼他;《围城》受到人们的追捧后,杨绛变回“钱钟书的妻子”。

174 对于如何突出主题,杨绛写了几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这句话现在依然是经典。钱钟书看到杨绛的这番解析,深表赞同,原来最懂自己的还是爱妻啊!夫妻俩相伴的不仅是身体,还有交融在一起的灵魂,明明是钱钟书的作品,最懂的人却是杨绛,达到心灵交融的也许就是这样的佳偶了吧!后来,杨绛写的这两句话作为旁白出现在电视剧的开头。正是这些宝贵的意见,启发了黄蜀芹,也让很多人为电视剧《围城》喝彩。

175 钱钟书的《围城》,凝聚了两个人的心血。搬上荧幕的《围城》,凝聚了更多人的心血。

176 没有谁的成功是偶然的,钱钟书也是如此。在困境中,杨绛承担起一切家庭责任,让钱钟书安心写闲书,结果闲书不闲,滋养了那么多人的心灵,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杨绛是好样的,钱钟书更是。在钱钟书的生命里,杨绛是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他的知己、他的情人、他生命的另一半。

177 钱钟书平日里对杨绛不说甜言蜜语,对妻子的情谊都深藏在心底,他经常给爱妻写诗,感念爱妻的好,杨绛最喜欢钱钟书献给她的礼物:“弄翰捻脂咏玉台,表编粉指更勤开。偏生怪我耽书癖,忘却身为女秀才。”

178 钱钟书住进医院,一住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里,杨绛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只求上苍让他陪伴自己久点、再久点。

179 杨绛为病中的钱钟书精疲力竭地忙碌着,完全不知道钱瑗起不来,被急救车送进了医院。

180 有位读者在钱钟书病重期间,找钱钟书签名。这位读者也真够铁的。钱钟书已经拿不动笔了,杨绛只好代签了。她把钱钟书的名字写在前面,自己的名字跟在后面,就像他们一样夫妇相随,她笑着说:“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杨绛一直担心自己比钱钟书早走,谁来照顾他?她宁愿照顾好自己,妥妥地把钱钟书送走,不愿留下他无依无靠。

181 老天眷顾了她的深情,我们期待的“让我照顾你一辈子”是真的,这句话不是恋爱时随口说出的甜言蜜语,也不是骗人的谎言,真的有人揣着一颗真心守护一生一世、从一而终。在《我们仨》中,杨绛在女儿去世时写了奇特的一幕,如果世间真有灵魂一说,真的有临终灵魂告别,那他们在最后的时刻隔空相聚,彼此祝福又离开了。这样的道别是完美的,没有病痛回到自己的家,在那个出生的地方重新开启新的生活。跨越时空相聚,那是灵魂最后的挣扎,为这一刻,钱瑗积蓄了60年的能量。

182 杨绛守在他的床前,在他耳边不断说着家乡话,让他不要害怕。钱钟书强睁着眼睛招待她,杨绛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

钱钟书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杨绛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这一吻便是前世今生的不再相见;这一吻,吻别了与他在一起63年的美好岁月;这一吻只剩下她一人,从此一吻天荒。

1998年12月19日,中国著名作家、文学家钱钟书病逝。

183 杨绛最后的告别是摘下眼镜,仔细看他最后一次,这个她爱了半个多世纪,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旷世才子、恋人、丈夫、知己,他是真的要走了,从这一眼后将化为灰烬,他们的爱就这样结束了吗?就这样永别,不知哪世再见了吗?她静静地站着,目送他进入火化间。谁能想到最后的离别,竟然是我爱着你,你毫无知觉,我爱着你,却要眼睁睁看着你从这个世界消失,我爱着你,希望你知道,站起来跟我回家,一生一世不分开……

这是最后的告别,也是真正的生离死别,从此,一个叫钱钟书的人消失在地球上,不管是谁,也不再相见。

184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世上最美的爱情,世上最“纯净的婚姻”。爱,请深爱,使劲爱,哪怕来生不见,只求今生相守,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185 有的人活着活着就走了,走得悄无声息,好像没有来过。有的人活着活着不觉奔到了90岁,就如杨绛。她送走了唯一的女儿,作别心爱的他,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把三人活过的痕迹,慢慢梳理,慢慢回忆,慢慢抒写成时光之书。人,是不容易走散的,先去的人总会筑好巢,耐心等待尘世中为自己继续活着的那位。杨绛坐在露天的阳台,仰望夜空,寻找属于她的两颗星星,两颗在夜间不停眨眼的星星,默默地注视着满头银发、伏案整理书稿的她,无言,满载着爱与不舍。

186 她在每个清晨带着两个人的爱,在晨光中和老朋友打招呼,向陪伴他们多年的老树带去温暖的问候。老树在风里、在雨里、在阳光里,褪去旧装,换上新颜,一年又一年,像永不疲倦的卫士,看着人世间的更迭,老树不语,杨绛懂。她为离去的他俩欣赏晨露、倾听花语,看着老宅慢慢变旧。杨绛依然隐身在北京市三里河小区,这是他们仨在1977年共筑的家园。她舍不得离开也不会离开。他们搬进来时,三人两间卧室,简单地装修了一下,剩下一间当作书房,书房放了几个大书架,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这些还不够,他们还为每间屋子安装了书柜,配备了书桌,不让每间屋子失落,让书香气散布均匀,浓浓地顺着露天阳台,飘向蓝蓝的天……

187 他们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不讲究吃穿,除了杨绛喜欢狐狸皮,钱钟书喜欢皮鞋外,一直过着节俭朴实的生活。三人最大的爱好是买书、看书,只要是没看过的书、感兴趣的书,不管中文还是英文,都会买回来。他们仨都是“书痴”。

188 杨绛趴在自己的小书桌上整理稿件,那张大书桌是钱钟书的,上面摆放的书籍,翻开依旧,只是那个伏案阅读的人消失了。有人奇怪她家中怎么摆放着一大一小、一横一竖两张书桌?杨绛说,我用小的,钱钟书用大的,他名气大要用大的。

189 她知道钱钟书走得太急,留下太多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没有整理。她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这个家需要她留下来打扫战场,不能都走了,留下遗憾一年又一年。她也知道走的人坦然地躺下了,从此不问尘世,不问他留下的痕迹。他深爱的最贤的妻在旧时光中,一点一点整理出第一辑《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她知道这是他在欧洲(1935年—1938年)留学期间的读书笔记。她也知道这些笔记涉猎的图书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的研究历程,如果没有打扫战场人的整理、编绘,将是人世间一大遗憾。

190 问候完雨露、花语,杨绛返回能望见星星和蓝天的爱巢里,用过简单的早餐,开始把长期存放、已经变脆易坏的笔记一点点粘好、晾干,再整理。她知道90多岁的自己不能停歇,害怕停歇将是永远。她在无数个凌晨、无数个不眠之夜,把时间忘却,熬得双眼红肿,整理出7万多页的书稿,让深爱的他离去多年,仍有作品源源不断问世,就像他依然在伏案而作没有停歇。

191 满头白发的杨绛深情地说:“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强,他只是下功夫读书,做好了笔记。”记忆力超强的人不多,成功的捷径是在每一个活着的片段,记录下所想、所悟、所得。这才是成功的基石。

192 正是杨绛孜孜不倦地整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让故去的伟大学者的阅读和研究历程展现在世人面前,她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将笔记公之于众,使“死者如生,生者无愧”。使这巨大的个性图书馆、精华荟萃的思想宝库从此展露光芒,熠熠生辉。

193 根据杨绛的记述,很多人会以为她在家里占主导地位,毕竟钱钟书生活上需要她们来照顾。杨绛说这样猜就不对了,完全不对了,不是这样的,我们仨就像万花筒里面置放的三面镜子,彼此能看到对方,我们互相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94 不管如何相亲相爱,在生老病死面前,总要认输,杨绛送走女儿、最爱的他后,清醒地看到所谓的家,只不过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最爱的他活着时,他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他们都走了,杨绛不知道家在哪里。她心静如水地寻觅归途,她和死亡保持着距离,她听他的话,好好活,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随时准备回家,那个三人共有的家园,那里一定是鲜花盛开、温暖如春。因为三个人没有虚度此生,三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奉献了所有,贡献了一生。

195 他们用一生爱着彼此、呵护彼此,为对方打气、为对方坚强,无论世界如何动荡,无论人世如何沧桑,他们的精神家园都永驻,谁也摧不垮。

196 不管对谁,这都是一场盛大的体验,人生本该是悲喜交加的体验过程,记录完这个过程,一切也都结束了。就像文字完结了一样,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永远是心底最深的感动。杨绛把女儿的离开称作是“回自己的家”,把自己的生命尽头称作“回家”。是啊,每个人终其一生,总要有一个共同的、永在的家园供灵魂歇息,那里才是真正的天堂,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只有轻盈的灵魂在空气中漫步!

197 阅遍人世沧桑,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杨绛,送走了最爱的他和女儿,她内心的平静再也没有人可以搅动了,这是岁月历练出的优雅与沉静。

198 钱瑗滑出了属于她的轨道,消失在茫茫云海,她的故事、她的精神依然在尘世中延续:钱瑗教育基金是钱瑗的灯塔,守护着她不灭的灵魂!

199 钱钟书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这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留下好多空白。走到人生边上,直视生死的大问题。人在世间走一遭,总会走到这一天,有的人浑浑噩噩也是走完,有的人便要思考我为什么来?我怎么证明我来过?”

200 以前总认为人类只要留下文字,就是自己来过的最好证明;而今,随着电子信息的完善,电子记录应该也是很好的证明;但由于世间的不确定性,不管是文字还是电子书、视频,都不能证明人类来过。自然灾害、宇宙力量都有可能将这些毁灭,不留痕迹。人们应该抓住活着的每一个瞬间,不愧对才好。用什么证明?用自己活着的每一天证明,爱过、活过、来过、无悔过,才是真的。

201 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中,对灵与肉、人生命运、生死、鬼与神等做了思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人生四苦生老病死。老、病、死,我算懂一点了,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这个问题可大了,我曾请教了哲学家、佛学家,众说不一。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过去的悲欢、希望、忧伤,恍如一梦,都成过去了。”

这是人生的最大感悟,不管是多么爱多么痛,到最后都只留下灰烬,随风飘散。

202 杨绛在2014年又为《洗澡》撰写《洗澡之后》,收入《杨绛全集》中。“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203 百岁老人脸上带着孩子的纯真,没有百年岁月留下的沧桑,如同她晚年写的作品,充满童真,以及对生命力、对世界的好奇,把难以忍受的不如意看淡了,看成了人生哲学,这也是杨绛的人生哲学。

204 仿佛他们就站在她身边,并没有走远,他们一直在陪伴她,不过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杨绛的一生,“我”只占小部分,“我们”才是最主要的部分。

205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能做到像他们仨这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有几人?杨绛在自己的桃花源中自娱自乐,成为“隐市”的智者。

206 走过百年风雨的杨绛一直没有停笔。精神好的时候,她会把思考的东西记录下来;身体不好时,会静静地坐下养精蓄锐,回味百年人生。她居住的三层小楼年代太久,破旧不堪,她拒绝了政府出资重新装修一下房子的提议,她说:“虽说是国家的钱,到底是老百姓的,所以不要破费。”她为国家培养人才操劳了一生,为翻译事业奋斗了一生,不提吃的苦、受的累,反而惦念着国家和人民,不浪费人民的一分钱。他们三个一直抱着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不管是下乡、挨批斗还是下干校,都能淡然处之。

207 靠退休金过日子的老人,有一颗博爱的心,她只想过好留在尘世的每一分每一秒。她喜欢独处,她不再关心外面的世界,她只在意自己的生活。就像年轻时不喜喧嚣嘈杂,老了更不愿被繁杂的世界搅扰了清净一样。

208 如果有人想要看望杨绛,首先要跟保姆预约,时间不能太早。她习惯了晚睡晚起,钱钟书在的时候,一直给她做早餐,从不破坏她的美梦。杨绛年纪大了仍注重仪表,在接见客人时总会修饰一下,虽然衣服不新,胜在穿戴整洁,脸上虽然失去了光泽,那种特有的慈爱又增加了另一种美,正是经过岁月沉淀而成的气度芳华。

209 为了健康好好活,为最爱的他们两个继续活,杨绛睡得晚,醒得却比以前早,有人说,人老了睡眠时间缩短了,看来是真的。杨绛很少出门,坚持在家每天走7000步。她携带七支铅笔,每走够1000步用一支铅笔做标记。和钱钟书一起练习的大雁功,她每天还坚持做。除了进行身体锻炼外,她喜欢清淡的饮食,最喜欢用大棒骨熬汤煮木耳。她的听力和视力不如以前,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她开始闭门谢客,不再接受采访。

有人打电话多说了两句,她便说胳膊有些发酸,听者怎会再继续打扰下去。对于一位喜欢清静的老人来说,最好的关心方式是还她清静,不去打扰。

210 晚年的杨绛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钱先生和阿瑗都走了,我的路也走完了”。也许,她的世界已经随着他们走了,她已经把属于他俩的战场打扫干净,属于她的战场也打扫完毕,她才如此淡定从容、漫不经心。

2016年5月25日凌晨,她不在人世间停留,结束了105年的人生。她在睡梦中走向永恒,他们仨团聚了。

211 杨绛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晚年的钱钟书送给妻子最般配的礼物是八个字: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用一生诠释了这八个字,让德与才达到极致。

212 王小波写的一段文字,好像专门为杨绛而言: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就算独处,也不会寂寞。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看完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用什么证明?用自己活着的每一天证明,爱过、活过、来过、无悔过,才是真的。”确实该如此,回想自己走过的路,也释怀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也尝过不少,也有迷失过自我,也有遗憾。得学着自个成全自个了,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挺好,比如读书,比如做笔记,比如种花,比如等孩子们的长大,比如赚钱,比如忆曾经……

打算看看《我们仨》以及《走到人生边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