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第13讲、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第14讲、先秦诸子:老子
第15讲、先秦诸子:孔子、墨子
这三讲的内容主要说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历史家及他们的著作。第十三讲开讲之始木心即讲明对文化遗产的继承最主要提顺其自然,无需刻意,自觉的继承,也就避免了文化继承方面的模仿与搬弄。
在木心看来,中国的文化是阴性的,而司马迁则相反,是阳刚,他写的史记因为有着儒家的思想而影响了整部著作的伟大性。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为:《项羽本纪》、《管晏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刺客列传》、《李将军传》。假设司马迁抛开儒家的思想,而以他的人格与才华,结合尼采的哲学,成就将会不可限量。
“当司马迁写出人物、忘掉儒家时,是他最精彩的部分。”
总的来说,木心给予司马迁极高的评价,但《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学价值与史记来比,木心认为前三者更高于史记,哲学与权术与政治也更好的揉合在了一起,文学家,史家与哲学家也是贯通的,对战国四君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却是点到即止,未予详加解说。
在提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时,“集体潜意识”一词又一次出现。是的,儒家思想影响自古至今,对人们生活的深入可谓无处不在,已经是不自觉的显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了,此为根植于我们深层次的儒家文化的集体潜意识。
在谈及春秋时(因为木心将尚书归为历史资料而不谈他的文学性),这部作品
“高度的简括,态度、立场、观点的毫不假借,就叫做“春秋笔法”,
王安石”断烂朝报”的评语也不能影响春秋文学方面的价值。
第十四讲,终于讲到了老子,他的思想透彻、孤寂、凄凉,绝望,是伤心人语。他的道德经因为他本身的悲伤,绝望,反派,咒诅而制订了很多对付自然、对付人的策略,这部道德经被奉为道家的圣典、兵家的韬略、法家的理论,写的深奥,并不一味追求给所有人来看,是给懂的人来看的。他的诗是个人的,是梦语,用”道“支撑了他的纯理想的纯艺术的世界,仿佛是在历史的长河之始写给后世的情书,只为了寻找心灵的契合点。“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老子有明晰的世界观,哲学极精练丰富,语言直白,含蓄,木心先生对老子的评价可看出老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与老庄的比较,木心总结的更是贴切。
“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 奇妙就奇妙在,两者其实一体。“
对孔子与墨子的评价,木心先生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孔丘的言行体系,我几乎都反对“认为孔子不过是个极庸俗的文人,不是哲学家,不是圣人,精通音乐,内心固执,对人苛刻,欲望旺盛,将厚葬,孝道,守制编成册,愚弄世人,形成我们集体潜意识。”我推崇墨子,他不自私、不做作”。即便如此,他对论语的评价却是不同的观点。“《论语》的文学性,极高妙,语言准确简练,形象生动丰富,记述客观全面。 ”而对墨子,先生说假如用墨子的治国策略来治国,中国早已是泱泱大国,可见他对墨子的评价是极其不寻常的。儒家与墨家争论历来悠久,也最为激烈,即使在文学方面。对墨家是肯定的。
“墨家不重文釆,但通顺朴实,明白痛快,条理严谨,逻辑性很强。“
最后,”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生动,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便是木心先生对古代诸家的总结,也是对这三讲内容精华的概括!
墨子的三表法。
”是与天下之所心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取舍,效果是指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两方都有利,才算可行。 这三表法,再通俗不过。我的意思是,中国哪一朝代、哪一个政党,能按照墨子的原则办事?所以中国搞不好,不是理论问题,是品质问题。民主运动,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些大是大非,我认为既重要,又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运动领导人的品质——所谓“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请问,哪一个可以和墨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