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今天是好好问话第一天,老师布置作业训练开放探索和同步跟随。在课堂上我能跟随老师的进步,自以为学的可以了,于是回到家想来训练下。一到家我就呼喊,
宝贝你今天买的那个手链我想看一下?
女儿听到我的声音从房间走出来,走进了书房,我也紧跟着进了书房
女儿:在你的桌上,刚才太紧了,我取了下来,你帮我戴上。
女儿边说边拿起手链交给我,并示意我帮她戴上。
我:你喜欢吗?
女儿:喜欢呀!以前看得几家店都要5000多,好贵,这个价位很难买到的。
我:你是说同款手链,这家价格最优惠是吗?
女儿:是呀!你不觉得实惠吗?
我:我也觉挺好的。
女儿:那你问我那么多干吗?你怀疑我买的假的?
我:没有呀!我也觉得这个价格很实惠。
女儿:反正你觉得你问得怪怪的。
我:我今天上了课回来练习一下。
发现自己对开放探索和同步跟随运用的生硬,让女儿感觉到不舒服。
案例二
吃晚饭时我跟先生分享了一位心理教练担心高二儿子爱上赚钱,每月收入有时几千有时几万,而妈妈觉得儿子这个时候更应该好好学习,问先生怎么看?先生听到孩子一月赚几万瞬间提高音量和语气,就你们这群没脑子的人相信,一个学生凭什么可以一个月赚几万?
听到先生如此表达,我觉察内心很不舒服,觉得太武断了,很想劈头盖脸把她痛斥一顿,可是我的目标是训练我今天学习内容呀,于是做了一个深呼吸,带着好奇心问到:你不相信一个高中生能一个月赚几万是吗?
先生:是呀!怎么可能,除非天才!
我:你的意思天才可以做到是吗?
先生:是呀!但是他不是天才。
我: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他不是天才的?
先生:天才没有不爱学习的,天才一般学习好也有特长。
我:你的意思他大概率不是天才,也不排除天才的可能性,是吗?
先生:靠你们这样洗脑的,我不相信有天才。
我:你以前看了那个财经频道,炒股比赛前三的那位男生当时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
先生:他是大学生,人家是有天赋加训练过了的。
我:你怎么知道这位教练的孩子没有训练过呢?
先生:反正像你们这样洗脑的人就是头脑简单,容易上当受骗。你看你学了这么多年有什么用?靠洗脑来安慰自己。
听到这,一股怒火不由得从两肋窜了上来。
我:你这人说话干嘛这么武断,你知道盖棺定律吗?气死我了!你会后悔你今天的武断表达的。
明显我的访问翻船了。失落,访问到我这,咋这么难呢?我真的太笨了,难怪老公瞧不起我!对我学习热潮冷讽的。先生的表达的确让我不舒服,但是他的表达只能表明他的认知,我的情绪我做主,深呼吸回归。包老师常说,不懂不明白才是需要学习的理由,下定决心跟随老师好好训练,做一位问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