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会设定各种各样的目标,不过你能够区分理想、愿望、想法、以及目标的差异么?
你以为我接下来要给你解释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么?不,我只会告诉你,什么样的目标才能够称得上是“目标”。至于这几个名词的内在差异以后再说。
如果你没有按照以下五个原则去设定“目标”的话,那么,你的“目标”就不是合格的目标。
原则一:具体
以“我要减肥”为例,“我要减肥”是方向,“减肥3斤、减肥5斤”才是目标,所以下次你女朋友说要减肥的时候,记得问她想要减几斤,换句话说就是目标要“具体”。当然,如果被女朋友打了不能怪我~
原则二:可度量
以“我要娶个漂亮的老婆”为例,“漂亮”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词汇,凤姐的老公在表白时肯定会夸凤姐,你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换句话说就是目标要“可度量”。不过嘛,我觉得老婆不一定要漂亮,还得可爱、贤惠、温柔、善良、大方、伶俐、知书达理~~~咳咳,梦该醒了~~
原则三:可实现
以“每年挣多少多少钱”为例,有的人目标是一年挣10万、有的是一年挣30万、有个是一年挣100万、还有的一年要挣好几个“小目标”,不过,能够挣多少,每个人都会基于自身的资源、实力、运气、风险等等来设定,换句话说就是目标要“可实现”。
原则四:相关性
“每次洗澡用肥皂”这个目标,看似很具体,实则对于工作能力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也几乎不会有人把类似的设定作为工作目标、人生目标,换句话说就是目标要与你的前进方向有“相关性”。
原则五:
以“发表一部长篇小说”为例,这个想必还是有不少人有共鸣,不过光是“发表”还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目标,要明确在某年、或者某年某月前发表,才是一个合格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目标要“有时间限制”。
以上,通过五个诙谐的小案例,把目标设定的五个原则,即SMART原则为大家做了一个普及,S即Specific(具体),M即Specific(可度量),A即Attainable(可实现),R即Relevant(相关性),T即Time-bound(有时限)。
例如“八天假期,每天分享一个成长知识点”是我设定的目标,按照SMART原则来对照分析的话:
1.每天分享一个知识点,很具体;
2.假期八天,每天一篇,总共八篇,可度量;
3.假期时间比较充裕,每天抽出点儿时间写篇分享不难,可实现;
4.分享的过程也是加深知识理解的过程,对自己有帮助,有相关性;
5.每天发表一篇,那么当天必须分享出来,有时间限制。
所以,“八天假期,每天分享一个成长知识点”是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可千万不要小看“SMART”原则,符合这个原则的目标、与不符合这个原则的目标,对人的成长是会产生本质区别的、乃至对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目标不具体,只是宽泛的表述“要提升XX方面的能力”,而没有具体的举措、行动支撑的话,就是一句空话、套话。
如果目标无法度量,只是提出了“提高、增强、加大、促进”等口号,那么就无法对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即不能够对衡量目标的实施效果。因此,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曾提出“如果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的观点。
如果目标无法实现,只是提出了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目标,对于组织、个人都是望尘莫及的话,无疑会打击积极性。因此,目标的提出一定要结合实际、多方因素统筹考虑设定目标值。例如,我就不会夸海口说每天分享2个知识点。
如果目标没有相关性,这里的相关性指提出的目标与理想、愿景、或者高一层次目标的关联度。如果某个企业是以进入行业前三为愿景/目标,但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景/目标,制定了一个严格上班考勤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与进入行业前三可以说毫无相关性了,但是想“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就与“进入行业前三”有比较强的相关性。注:因为这里是介绍概念,所以没有按照SMART原则去表述“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但是在实操中一定要把握这个原则。
如果目标没有时间限制,那么组织或个人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很多事情的完成也就会遥遥无期,这点是很好理解的。
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你学会了么?
高手一般都会按照这个原则设定“小目标”,积跬步方能至千里。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写下你的目标,看看是否符合SMART原则吧。
#专注大学生成长、职场人赋能。一路分享、陪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