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桌落堆着厚厚的许多叠豆腐块的便签,一张便签就是一天时间花消的记录,垒叠在一起快有7、8厘米高了。今天偶尔拿过来计算一下,刚巧就是12叠一年了耶。
随意翻看到一叠,眼光停留到了其中某张卡片上,那是去年8月一天,简单看着上面寥寥数字,那熟悉的字迹,很多当时的场景被唤起,想到这些嘴角不自觉的微微珉起,我很难说清楚自己感受到了什么,但直到午觉过后,我才突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时间的味道吧!
一年前我的时间是随意而凌乱的,潦草的字迹让我现在都能轻易的感受到了那时的急躁,我希望一进展能快一点,再快一点。好赶在我30岁之前,在事业财富上能有所小成,我需要一个过得去的成绩,在人生30岁这个大的节点上向世界证明点什么。
急躁的情绪催生了极进式的工作方式,于是工作成了我的全部,每天以苦行僧式的方式芒碌追赶着,内心幻想着某种极端行式的等价交换:渴望用短暂辛苦的一阵子换来长久幸福的一辈子。
现在想想当时那种干一票的投机心态,其实跟抢银行的底层逻辑没什么分别,即便现在回顾当时连轴转式的几个月带给我的回报也极其有限,更多的只是心理上的短暂充实而己。
现在越来越少采用这种激进的行动方式了,一时多次实验的低效无果,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越来越能看清这种行动的局限,转而选择从更底层的 信念——故事——感觉的维度入手,如此一来,你会发现底层的感觉(能量)一变,外在实像转变的速度真的超出你的想像。
为了方便理解这种能量是核心的思想,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帮我们理清这背后的关联:
行动——信念——故事——感觉这四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单纯行动上的作用力对现状的改变真的很小,行动差异是由信念不同决定的,因此改变行动背后的信念比行动高效。
每个人的信念有万千种,这庞杂的信念中往往很多都是由同一个过往的故事所引发的,因些改变信念背后的故事双比改变单一信念高效。
很多对我们影响巨大的故事往往都在帮我们表达同一种感觉,因些直指核心改变这种感觉又比改变单一故事高效。
人性为什么如此复杂,因为我们背后每一种不好的感觉都被我们用万千种方式伪装成了上亿种样子,我们如果只是停在行动的表面看问题,只会如同抓空气般无耐,只有深入底层才能更高效的认清自己,从而更快速的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