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又下起了毛毛细雨,伞还在手中,只是不愿撑开,凭着雨丝儿听秋风的低语调皮地钻进我的眼睛,可惜光线较暗看不见它随风乱舞的模样。
婆娑的树影中穿插着一排排白鸽灯,临水晕华经年未更,浴着雨雾,白鸽灯更添了属于暮年的沧桑之感,没了影影绰绰的月华倒影作伴,虽是寂寥却并不孤独,夜里它从不间断向大地投向温柔的目光,忠诚聆听着大地的私语。此刻我并不清楚是因着白鸽灯想到秋,还是因着秋想到白鸽灯,或许他们有着相似的韵致,又或许我的世界里秋与白鸽灯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
“为什么这灯光如此昏黄?”
“这样才更有感觉呀!”
罅隙倥偬,偶尔想到这段对话还会觉得好笑。秋季里的风轻轻吹过,却吹不散属于秋的痴语。那些带着秋的味道的记忆,可以捡起来,凭此嘲笑自己一番,也可以任它随风飘荡,在某个不经意的一瞬飘至心间。
晚间白鸽是昏黄的灯光,白日里的白鸽灯该是完全不同的模样。一次和友人同去教室,沿着波浪桥缓缓而行,浅浅笑语,聊着积思河中秋水为什么涨了,穿过湖行至河边,不知怎的提到了路旁的灯,友人笑说这些白鸽造型很是可爱,我才注意到平日里不太引人注目的路灯是白鸽造型。金属铸成了白鸽的整个身体,最特别的是嘴的下面衔着一颗金属球。也因着这些白鸽灯,因着这个惊人重大发现,一路上的我快乐得像只小鸟儿,同行的友人受到感染,拉着我如鸟儿般飞向教学楼,似乎那些磨人的琐碎已随秋风卷走。轻快如风的姿态,明透如水的豁达,大概这也是属于秋的姿态,秋的豁达。
如白鸽灯的变换,不同月份的秋也是变换的。
时至深秋,清晨就变得格外冷,不时有凉风灌进脖子,晚间又飘起了毛毛雨。似乎秋变了一副面孔。
没有犹豫,我踏着冰凉的秋雨出发。
有那么一刻,意识到所谓的琐事打磨热情,微涩的眼眶,一股凉好似由眼睛里丝丝浸入全身。蜷缩在冰凉的角落,我听到不远处传来悠扬笛声,如泣如诉,不禁想到曹先生笔下袅袅悠悠的笛声,可叹诸人沉溺于繁华,不解其预示大厦将倾的悲剧。世事有时也无常,人情有时也凉薄,只是世人喜聚,看不透悲欢离合。欢宴上黛玉也正因意识到繁华热闹终究意兴阑珊而常常凄凉寂寞。因为亲身经历,才会有别人看来莫名其妙的凉意。我也曾因为故人心远而写下“遥草色故人心”让人生凉的句子。
在无奈时,我喜欢用沉默来武装自己。
可是我们还是有无数理由敞开心扉,也许上一刻寒凉寂寥,下一刻华阳依旧。
撑着伞,一人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看到桂花树还打着花骨朵儿,可是没了花香,是了,到了别秋的日子,哪还有花香?
也是桂花芬芳的日子,我和知交来长廊看过这些花,想到木椅上坐着聊聊天,看到一对对情侣,就马上识相的出来了。现在回想起这些画面很清楚,却又好似遥遥望去。
“桂花近闻没有香味,远闻才闻得到!”
“近闻时气味太清,远闻是淡淡的幽香,那才好呢。”你缓缓道。
“其实我是想说近闻没有远闻的气味妙!”我笑道。
突然想到之前还写过“幽幽桂芬,近探时无”,那个时候确实是没有闻到香味儿,只是我运气不好吧,竟然没有闻到那种很清很清的香。
开学不久我们聚了几次,我生日也是匆匆到我寝室楼下送我礼物,甚至没上来吃口蛋糕。红色袋子里装着一个如秋的本子,封面中间是银杏叶,下方写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挂有浅绿色的丝线挂坠。
生日正值深秋,礼物也正好应景这是我生日很久前你说的。在本子的第一页,我记录了一些关于秋的感受。
我说本子很美,我们之间不用言说,就知道对方喜欢的东西。
你说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
你的网名是素商,素商即秋,再一次印证了我们之间的默契。
我也喜欢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生在秋季,对秋的情感甚是深厚,尽管偶尔会让人觉得有点寂寥,但大多时候它是明透的,有时是旷达的,有时是高远的,有时是欢欣的……有人觉得秋季的风是卷着钻到人眼睛让人流泪的沙子的,而在我眼里,它是卷着明透的轮廓清晰的大地,邀上鸟儿,却在古人的别秋诗中与我重逢的。
与你的默契,与秋的默契,并没因秋别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