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个笑话吧。有两个老太太在一起拉家常,A老太太对B老太太说:“我家媳妇儿太懒了,儿子把活都干完了,媳妇天天啥都不干。”B老太太就问A老太太:“你家闺女嫁的怎么样?”A老太太说:“我家闺女嫁的好啊,啥都不用干呢!“……
那我们也会觉得特别搞笑,然后看自己家媳妇呢,怎么看就不顺眼,觉得太懒了,什么都不干,儿子把活都干完了,然后有很多的埋怨,那问及自己的闺女嫁的怎么样了?就会觉得,闺女不干活是享福的,那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对儿媳有更多的期待,所以说特别的看不上眼。那么自己的闺女呢,想着让她别干活多享福,所以当女儿真的没有干活的时候,反而特别的开心。
那么在咨询实战当中,刘老师让我们三个人一组,分别是咨询师、来访者和观察员,那么观察员的角度,也就是咨询师的第三只眼晴。也就是跳出咨询师的角色,跳出自己的比较狭窄的视野,去看到更多的不一样,更多的可能性。
当我们作为咨询师的时候,往往来访者提出了一个困惑,我们就会想当然的想把他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拉去带。其实,这仅仅是站在咨询师的视角,因为我们觉得来访者是无力的、无助的。我们想给予他更多的帮助。所以我们特别辛苦的、也特别费劲的、把他往自己认为对他好的那个方向去带。结果我们累得不得了,好像来访者却并不领情,他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就会特别困惑:这是为什么呢?就会很有挫败感。
其实我们太急于帮助他,却忘了来访者想要的是什么?他期待的是什么?那他现在拥有的资源有哪些?他做的比较好的部分有哪些?那如果说再次回到那个场景里,他可以做的调整是什么? 如果做了这些调整,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与其很急着把他带离那个困境,不如先让他先学会在这个困境里更有力量。因为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所以说,解决起来也不是说一蹴而就的事情,他很可能要在原来的那个环境里继续侍下去,甚至很长的时间,那与其让他学习新的东西,不如让他在原有的环境里,更有力量感,更有掌控感。拥有更多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