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直播带货成了为数不多的能创造利益的商业行为,各个企业纷纷入场,而且很多都是老板打头阵。
从林清轩开始,海底捞、红星美凯龙、携程、TCL、格力等企业的老板纷纷开启了直播。短短60天里,直播带货就从一种电商带货形式变成了火遍全国的热门风口。
不管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择业,追风口都没问题,但想要起飞,则要懂得更多:直播带货的风口是怎么起来的?风口过后比拼的关键是什么?
想要搞懂直播带货,必须要理解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的不同。
私域流量,是指不用付费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频次直接触达到用户的渠道,它和公域流量是相对应的。
公域流量就像是家门口的大河,大家都知道河里有鱼,想吃鱼的时候,就抄起鱼竿或者拉上鱼网去河里捕。早期,去河里捕鱼的人很少,钓鱼技术好或是渔网够大,就能收获大量的鱼。而随着捕鱼的人越来越多,鱼也越来越难抓了。
私域流量则像是自家后院里的鱼塘,平时把鱼养好,随时想吃的时候去捞一条就行了。所以说,公域流量时代,重点字是“捕”;而私域流量时代,重点词换成了“养”。
与网红直播带货相比,企业家直播带货有很多先天优势:本身有一定知名度,能勾起消费者的好奇心,与产品和品牌的绑定更紧密,但是,目前新用户增长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
这时候捞鱼,光靠大网是不够的——名头再响、让利再多,也就只能捞个几次,不可持续。只有挖掘出老用户更多的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那么,把河里的鱼引导到自家的鱼塘里养起来,把公域流量引导为私域流量,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也就是说,要把那些在“老板直播”中看个热闹、图个便宜的人,变成品牌或者商家的固定用户,或是变成老板个人的消费型粉丝。前者是“商家私域流量”,后者是“个人私域流量”,这二者的发展状况,才决定了企业家直播带货最终能不能获得成功。
所以,直播带货未来的比拼核心,肯定是能否运营好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应该如何运营呢?
经营商家私域流量的玩家有很多,不管是大公司还是街边的小水果店、小服装店,他们建立网络社区、把顾客拉群,都是为了把用户导到自家后院的鱼塘里“养”起来。
不管形式有多少差异,核心总是不变的,那就是是要尊重私域流量的资产逻辑。
成功的直播往往要依靠团队
直播通常需要其经历选品、议价、剧本策划、直播、售后等等一系列的线路,所以的直播成功,三分靠主播,七分靠团队。而且企业也可以建立自身的员工流量池,激励自己的员工转发进行裂变传播。而且制定企业内部的“红人”计划,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直播不是单纯的卖货工具,内容输出同样重要
所有的交易都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需要长时间积累。做直播未必要先卖货,而是先展示你的价值并建立联系。企业家可以考虑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保持粉丝粘性。
直播也要带上责任
过度消费人设IP会导致失去信任,而企业家的自身IP将与他代言的所有产品捆绑起伏。《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以相应罚款;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还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而直播电商的本质属于商业广告,主播往往身兼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等多重角色。所以更要时刻注意不踩红线!
小程序直播沉淀私域流量
对比从公域流量拉人,小程序直播不受限于平台方,可以激活自己长期积累的私域流量,依托微信平台,通过“直播+社群”的新商业模式,产生超级聚合效应,聚合公众号、朋友圈,聚合代理商、导购、企业运营人员的力量,真正的成就后疫情时代的“新商业”。
其实,下场直播带货的老板们,他们的首播成绩单通常都不太差。
在当下这个节点,只要商品质量没问题、价格够低、流量充足,一般都能交出不错的成绩单。而企业家本身有光环,平台又给了大量引流,首单想不红都有点难。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当第二次、第三次开播时,吃瓜群众对各种各样的“老板直播”已经习以为常,平台也不再有巨大的流量导入时,老板还能一呼百应吗?
如果企业和企业家们只是把直播带货看做是新的获客渠道和销售渠道,那十有八九会在首播之后遭遇大滑坡。只有把直播带货看做是培养客户“信任”的方式,才有可能长久地走下去。
实际上,这种培养信任的商业逻辑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只是它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要。科技的发展缩小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消费者不再那么弱势。
公域流量时代,大多数人做的都是雁过拔毛的生意,能薅几根算几根。私域流量时代,则要用资产逻辑去理解——做好产品,真正地“养”好信任才是王道。
如果你所在的企业或是你个人,正准备投身于直播带货的浪潮,请不要急着行动,因为风口永远只属于理解风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