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天气特别热。昨日小暑,清晨的气温都已经达到30度。照例是河边小跑,几公里之后,全身湿透,汗水顺着脸颊、胳膊滴落,又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回得屋来,做一碗鸡蛋炒米,弥补一下缺失的碳水。
因为天太热,做饭成了一件麻烦的事儿。到菜市场,买菜,择菜,洗菜,切菜,炒菜,一顿操作猛如虎,烟熏火燎汗流浃背,入眼不成型,入口没味道,有些活计,没有灵感,光靠勤奋是弄不成事儿的。于是,按照许多人惯常的思维,就想到了走捷径。临近中午的时候,扒拉出藏在厨房角落里的铁饭碗,去寻社区食堂的方便。
说起这个铁饭碗,一晃也得有四五年的光景了。那时候,单位食堂关了门,同事帮我买了盛饭菜的饭盒饭碗,饭盒长方形带格,方便饭菜分类,饭碗铁质带把,方便拿取,外面都是浅蓝色,里面都是不锈钢,轻便,隔热。铁饭碗泡方便面,面和水,刚刚好满一碗,这铁饭碗当时就成了泡面的碗。特殊时期过去,铁饭碗就被放置在了角落里再无问津。时不时地想起,觉着有它无它都没什么要紧。时至今年,铁饭碗的使用又成了必须。五月以来,大酒店的经营者们纷纷走上街头,大吃变身小吃,高价变成低价,难为了老板却方便了百姓,过去不敢轻易去的地方挪到了城市道路的两边,一溜儿的摊位,虽多是快餐,倒也方便。带着铁饭碗捎着塑料盒,买一份荤菜一份素菜,十来块钱的样子,再捎带一份米饭和一份免费的稀汤,样子和营养都全了。
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酒店摊位卖出一份饭菜,会赠予免费的塑料盒,也可以被称作塑料碗,无色,透明,有方有圆,但是酒店的饭菜贵。社区食堂的饭菜便宜,但塑料碗会收钱,日积月累,也会花去不少,于是自己带饭盒就成了首选。有人说长期使用塑料制品身体会摄入过多的微塑料,有损健康,看着镜子里自己老态龙钟的模样,干脆尽量少用那些说辞纷纭的透明盒子吧。铁饭碗只有一个,再带上一个家里原有的陶瓷饭碗,备上两个塑料碗备用,这样也可以逼着自己少买,买多了就需要用塑料盒,塑料盒有毒,能吃死人,然后,一铁碗一瓷碗,两份足矣,平日里没有重体力劳动,吃多吃少没什么要紧。
师大的食堂还有纸饭碗,选几样菜,放在一个纸盒子里,过秤,给钱走人。没见谁说纸盒子有毒,于是偶尔混进大学里蹭一点油水。
说起铁饭碗,还有一段旧事。恢复高考之后,农村里鼓励青少年学习时会说,努力呀,考上大学就有铁饭碗了。那时候,无论考上一个什么学校,大学也好中专也好,不管你是什么专业,毕业了都会有一份工作,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不管城市乡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份固定的工资,娶老婆嫁男人格外有优势。这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几十年风风雨雨,等到那一批年轻人的孩子成了现在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青年们拿着一纸文凭到了社会上,江湖水深,四顾茫茫,哪里还有铁饭碗的影子。不仅是铁饭碗,甚至连塑料饭碗、纸饭碗都需要历经千辛万苦去寻找。
时代的样子变了,饭碗的样子也变了。
2025年7月8日于浉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