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年仅6岁的孩子和同伴间似乎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友情,对家长却是一幅冷漠的神情,该如何解决这种状况?
回答:
这个问题是我最近在《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戈登博士的著作中看见的一个问题,其中对依恋的描述,再一次让我对孩子内心仿若植物需要阳光和雨露的刚性需求,有了更深刻体会。
依恋究竟是什么?依恋关系是孩子跟父母之间形成的一种天然的纽带链接,是孩子从母体脱离后,就具有的本能反应。它不是简单的依赖,不仅仅是对物质欲望的满足,更多期待精神层面的交流,渴望被看到的肯定。
在这份依恋关系里,孩子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父母航标的指引下,哪怕出现了狂风暴雨的洗礼,依然可以坚定的信仰心中依恋的指引,勇敢前行。
简单来说依恋不光是我要吃饱,更期待我要被看见,被一双深情目光注视的看见,狭隘的讲,回应就是看见。
有一个印象极其深刻的例子,一个五岁的男孩和他的保姆被反锁在一个房间,因为整个房间漆黑一片,孩子的内心被恐惧攫满,四周鸦雀无声。
但是他对身旁的阿姨喊道,阿姨你能陪我说说话吗?阿姨说,现在到处都是黑的,反正说话你也看不到。
可是孩子回答,阿姨你一说话我就知道你在这里,声音就是光,我就感到没那么害怕了。
父母在依恋关系的指引下,天然会具有教养权力的赋予,同时怎么样来养育孩子,即使没有特别多章法的指引,依然可以遵循内心给到孩子需要的爱和管教。在这样无条件的爱和包容下,滋养出来的孩子多半差不了。
同时父母应该看见孩子之所以愿意听自己的,把自己的意见放于首位,也正是源于依恋。
因为孩子对你的依恋,对你的肯定,所以会在行为、思想、价值观上对父母予以模仿,同时对一些不良的行为也会有本能的抵触。
而若这种依恋关系,遭到了破坏,孩子就会失去航标,甚至被卷入深不可及的漩涡。就像抓救命稻草,身旁父母对他们的依恋关系被破坏或者削弱,他们就会转身驶向同伴,出现——同伴导向,并在这个新的关系里,祈求依恋的平衡。
也正是因为同伴导向的指引,孩子会本能的只是在这一种关系中寻求强平衡,而把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作为负向甚至是牵绊。给予忽视并放在对立面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问题中那个6岁的孩子,当他跟同伴达成了非常牢固的同伴倾向后,会把父母放在敌视方用忽视和冷漠对待。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中,寻求导向关系,具有排他性。
但是作为同样和他心智不成熟的同伴,如何可以给他在思想、行为、价值观的正确指引以及无条件爱和接纳?
如果对方是一个品性比较好的孩子,或许至少不会把这个孩子给带歪,而若同伴自身是一个消极或者思维非常不成熟的个体,那么对寻求方的影响,负面作用就会凸显更多。
孩子在这种不良同伴导向的指引下会只为赢取同伴认同,而出现失去自我的倾向。如此长大的孩子,他的依恋关系不完整,未来的独立性和成熟性也只会残缺不全。
所以维护父母和孩子之间依恋关系的强建立,就像一株小苗生长的土壤要足够肥沃,那么小苗扎根才能更加有力扎实。
想要长成参天大树,那么它的根茎无疑要向大地无限延展,枝蔓要向上方拼命攀爬,如此才能自信稳健的成长。
最后,关于如何跟孩子更好的建立依恋关系,书里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具体方法的指引。
比如孩子在需要情感慰藉时,父母一定不要忽视,或者敷衍。尤其当孩子逐渐长大后,小时候父母可能会在他哭泣难过时给予及时回应。而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我们的口头禅则变成了你都已经是大孩子了要坚强,怎么动辄就这么多愁善感?……
而忽视了同理和看见孩子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忽视和没被看见中,依恋关系得到了一再的打击和割裂。
还有很多时候孩子的撒娇,他真的只是在寻求依恋关系的重温,即使是大一点的孩子,只要不是很过分的需求,作为父母来讲,都需要给到他认同。而不是借口——你长大了就理应独立,理应坚强,理应能变得控制情感。
总结,依恋关系是整个教养大厦的根基。
如果依恋关系不牢,孩子的未来独立性以及人格的成熟性就会存在根基不牢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当你觉得孩子某一天开始不听家长的话时,这种逆反并不是正常追求自我个体独立的逆反,而是被同伴导向裹挟后,在错误认知指引下盲目的彰显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