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生活48:囤积症

首先,“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强迫症。囤积症有以下特点:

  • 往往从幼年形成,成年后不会加剧。
  • 丢弃物品带来的恐惧感要强于收集和保留物品。
  • 完美主义者也可能造成不愿意丢弃。
  • 囤积的危害有:占据过多空间,不卫生,引发疾病、火灾。
  • 可能演变成偷窃行为。
  • 通常无法自我察觉。
  • 强迫性囤积症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认知疗法帮助改善。

囤积与收藏不同,囤积来的物品往往混乱的堆积,而且很少再拿出来,收藏则整齐有序,并且以欣赏为目的。

当然,我想大部分人可能还没有达到囤积症的地步(虽然有数据显示,美国至少有70万人患病),很多人只是对物品的占有欲很强,不舍丢弃。这种现在在虚拟物品方面也一样,比如手机装了很多功能重复的APP,即使导致手机越来越慢。

那种“以后可能用到”的想法,往往会造成永远不会用到的后果,而且留有某个物品的想法还会占据自己的记忆。有时会遇到明明记得家里有一样物品,却费时费力找不到,结果只好买新的,这说明囤积不能带来效用。

下面是几个应对策略:

  • 下一次整理时,处理家里重复的物品。
  • 把物品打包,如果一年(或更长)都没有打开过就捐赠或丢弃。
  • 收纳不是极简,收纳本身只是减少了囤积产生的空间而已。
  • 寻求心理治疗和互助。

相关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