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有新人》是去年年中的节目了。把郭德纲的相声听了个七七八八,来回重复的段子渐多,虽然师父就是师父,即便是重复的段子也总能说出新意,没有一次是完全的重复,但笑点总会有审美疲劳,故而把之前心有抵触的“新人”找来消遣。
之所以没从开始追这档节目,是因为对“新人”的不信任,以及对媒体炒作的厌恶。什么交大博士的公式相声啦,冠军有黑幕啦,怎么听都像狗咬狗的一堆烂事。我是去找快乐的,不想找一堆官司,对幕后八卦不感兴趣。尤其除了郭德纲,也看了太多“硬伤类”笑话,实在对媒体炒起来的节目缺乏好感。
老话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看来第一集,接下来“势不可挡”,大脑每天吵着叫要知道下一集的赛况。于是几天下来看完了总共12集的《相声有新人》。我从未预料过,看一档搞笑类节目会让我看得泪眼婆娑,也因此让我重新认识“相声”这门我国传统的曲艺形式。
相声对我的启蒙大概源于春晚,甚至更早的时候。在广播或电视里听到像马三立、马季、侯宝林、常宝华等大师的相声,虽然年纪小不能全懂,但也被逗得乐不可支。春晚时,洛桑学艺成为一时的经典。可惜小伙不久就离世了。随着老一辈相声艺术家的年迈与辞世,相声渐渐不好笑了,每年春晚期待的相声类节目急剧骤减,反而小品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搞笑节目。相声似乎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出现的“奇志大兵”组合,带给人们的相声让人耳目一新。但持续时间也不长,除了电视台一再压缩表演时长外,两人后来因创作分歧而各奔东西,后来大兵说的相声再没有逗笑我的,听到台下观众们整齐的“笑声”只会让人愈发尴尬。
直到郭德纲的出现,让沉寂多年的相声重新燃起星星之火。也让大众重新燃起对相声的热情和追捧,也就自那时起一批小孩子开始把“相声”作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梦想在他们的血液里慢慢流淌,随着时光流逝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仍然坚持着。
没有一种梦想的实现会轻松如意。就连如今无人不知的郭德纲,给多少人带去欢笑的郭德纲,也是从籍籍无名的芸芸众生中,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走到如今。《相新人》第一期60强进20时,就有好几组赔钱几百万的相声执着者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便现实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只因为一种“热爱”就不敢轻言“放弃”二字。
看着郭德纲流泪,我也忍不住鼻子一酸。逆风翻盘的郭德纲比观众们更能体会,那些如同“过去他自己”的艰辛与无奈。看到他人不易,心中不忍是人之常情。但我怎么忽然好羡慕,这些因为“热爱”一项事业就奋不顾身的人们。他们或许因为没有其他退路,但更多是主动选择坚守。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有其各异的难处。但拨开“难”的乌云,仍有人愿意给他人带去“欢乐”的阳光,一扫别人心中阴霾,他们的选择让人心生敬意。
喜剧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喜剧也从不比悲剧低级。二者从人类有意识之日起就伴随人们生活。悲剧是把美好撕碎给人看。但喜剧是通过讽刺,表达荒诞。人类的苦难太多了,从天性而言,没人会拒绝喜剧。除了粗制滥造的技拙者,把喜剧当做给傻瓜的表演,让许多人对喜剧失去信心。但追求欢乐,是人的本能。对于常饮生活这杯苦酒,却能从中品出甘甜的相声追梦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