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没有完成教育写作任务,不想过多指责自己,借由这个契机,想思考一下,写作于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有过很多次下定决心要坚持写作的自我激励,俗称的立flag,但毫无例外的这些flag最后都倒了,这次会不会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应该是从根本上找到写作与我而言的意义。
过去的写作flag为什么会倒呢?
个人特质:自律性与自觉性弱
从内核来讲,写作无法坚持,与很多事我无法坚持是一样的,都是个人自律性和自觉性弱的原因。所谓的三分钟热度,什么都了解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是我的特质,也是近来有意识觉察和调整的部分。
针对自律性和自觉性弱的问题,我曾经也试图加入过各种写作群,试图通过社群和联的力量来帮助我改变。起初这样的外部推动力还是很起作用的,但久而久之,作用就越来越小,而我似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渐将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边缘化,然后淡出社群,最后社群的外部压力,便被消解,写作再次被打入冷宫。
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如果仅仅是依靠外在的压力来推动自己的写作,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真正的内部动机,要想写作能够持续,实属不易。
那么,如何找到我的内部动机呢?
情境特质:盲从与艳羡,却并未找到价值和意义
我回顾了自己之前每一次立写作flag的时候,动机几乎都是外部的:不是因佩服某人能坚持写作而学习他、就是某一天觉得自己实在是浑浑噩噩,应该找点什么事情做做、再不然就是突然看到某个活动,觉得,哎不错嘛,玩一玩去……凡此种种,几乎每一次都是以外部动机开始的,而且这种动机有很强的随意性,通常带着头脑发热的瞬时激情,有时候激情退却,写作便也就不了了之。
反思这些瞬时动机发现,这些动机的背后,隐藏着两个侧面的自我认识:其一,当下的我是不好的,需要利用某种途径,修正这种不好,提升自己;其二,为了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很好的人,以此来掩盖自我认知中的自我否定。这两个侧面的自我认识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一旦开始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需要自我提升的,我就会开始寻找一种可以外显的策略来进行自我伪装,这种外显策略有时候是写作、有时候是运动、有时候又是其他我认为如果坚持下去就会得到他人强烈认可的事情。
这种潜意识中的心理暗示,从一开始就预示了行动的失败,因为本质是自卑和自我否定的,如果某种行为只是为了掩盖自我的这种深层次否定,显然很难达到,因为,作为诱因的某个人物,是自卑的我很难在短期内明显靠近的。
这就像一个心理和行为上的陷阱,让我一次又一次掉入其中。
那么,我究竟应该如何发现写作与我而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呢?
我好像还是没有答案,因为这一次的动机跟曾经很多次一样。想要打破这种陷阱模式,我需要有意识地,觉察写作带给我的体验感是怎样的,这似乎需要一段时间。
今日写作带给我的体验:其实最初并未想清楚这个题目下,我将如何写,写什么,但我发现,我的文字思考力,可能远远超过我的语言(包括无声语言)的思考力,因为,我在自然而然的书写中,竟然不知不觉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某种思维模式梳理出来了,这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思考过的,而且在写作之前也并没有花大量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显然,我的文字让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或者说,让我的思考有了一个比较有深度的开头。
这种发现,让我有些开心,因为,这种行云流水的梳理和思考,是我单纯经由无文字的无声思考和无文字的语言表达,所无法抵达的。这点发现让我很激动。
我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