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旧日所写……
迟到的遇见 阅读的盛宴
——读刘亮程散文作品
新疆作家刘亮程,以《一个人的村庄》闻名于文学界。
他和周晓枫一样,每一篇散文都特别长,像系列剧。刘亮程写农村,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方土地。他那些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他的家乡——新疆某县那个叫黄沙梁的村子一样普通,但就是这些黄沙一般的文字组成的篇章,却如神秘的大漠一般充满吸引人的隽永力量,其中的思想火花,妙语天成,如沙里的金子,闪闪发光。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所以被誉为:“后工业化社会的乡村哲学”,这是发人深思的题示。评论家认为,“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
我在阅读刘亮程的作品的时候,感觉其洗净铅华的文字里有一种朴素沉静又博大丰富的厚重,细细的黄沙扬起、密密地落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沉甸甸的。还有一种悟透人生的深邃与悲凉,他的笔下,并没有什么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遥远神秘的新疆的这个小村落,和内陆的村庄没有什么区别,甚至看不出多少异域色彩——本来这一点应该是最吸引读者的。
刘亮程的写作,也不是像周晓枫那样极尽奢靡地遣词造句,也没有像王开岭那样把责任、把对时代的关怀当做创作的大气象,他似乎也没有想要保卫什么或抗争什么,只是细细碎碎地写下他的经历、他那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那些发生在一个村庄的事情,平平常常或者平平淡淡,却有一种悟透人生的深邃与悲凉,叫人一个字也不愿意错过——这就更显出他的棋高一着与众不同来,要知道拉家常式的散文,可是浩如烟海,为什么他能出类拔萃?同一题材的散文作品,如他这般从容平淡却深受读者喜爱、评论界高抬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