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看了十三幺郝蕾的采访,想写点自己的感悟,随笔。
印象中对这个演员感觉就是演技很好,第二印象是和邓超的感情。随后就去搜索了一下她和邓超分手的那部电影。粗略看完电影以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一个年少就成名的演员去演这么一部电影,从电影呈现的角度来说情色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带着这种疑惑打开了十三幺
采访中,对郝蕾
1真实:对于现在很多演员的虚假或者就是说装,说的毫不避讳,也不怕得罪人,其中说到接受了这次采访以后五年也不想接受采访,明星走红毯的经历,这种东西说出去其实挺有勇气的,我想。但是现在社交网络营造了一种压迫感 挤压感,你不这么说大家都清楚,但是你说了反而会说你在造一个人设。所以说与不说,人和人之间的看法也会不同,有人说你真实,有人说你造人设,这都出于主观
2状态
和青春的时候相比人胖了很多,也有双下巴了,但是那份韵味还是在的,就像许知远所说,跟你感觉靠近但是有隔了一道墙,你又不想把他推开,就是这份感觉
3家庭
郝蕾年轻时候的家庭,似乎是避不开的一个话题,说所有的东西都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出车祸,拍戏一个人,父亲服兵役,管教很严格,不象对待女孩子,这些感觉对郝蕾整个人生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其实和我很像,我突然会有一个想法,就是说其实幼年的经历和家庭会影响一辈子,但是这个东西如果你去思考去反推,一定会成立,因为你总是可以找到一些理由去对应,所以我后来在想,要跳出这个圈子或者说循环,你必须空掉这个东西,不要成为一种束缚。在这点上我似乎就理解为什么郝蕾会去接那个片子,可能影响了她后半生。
小时候家庭的影响----造成愤怒,坚强-----就像毁灭-----似乎在享受这种感觉-----接受了那个拍戏经历-----通过毁灭自己-----又陷入这个怪圈
一定要跳脱出来,可能感情家庭全被这些影响。给我的一个感觉,目前她还是没有跳出这个轮回。
这就很容易与人产生共情,产生亲近,当一个人愿意以聊天的方式找你谈心,你就会感觉她可以包容任何事务,许知远一定特别喜欢这种感觉。
所以对于小孩,一定要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这比任何读书啊,钱啊有用的多,会对一辈子造成影响,小时候的幸福水平基本上是一生的幸福平均水平,最多在这个水平线上来回波动。
当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的这个水平线上升,那她就是对的人,那个正向能量的人,我们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配得上她,让她愿意给你能量,因为有可能你的负也会影响到她的正。
分析一个人,看清一件事,需要思考,输入与输出,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去考虑文采,文字,就是如是而是。就这样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