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秀的孩子将来都会远离父母?从基因上来解释这个现象

作者:毛志杰(“射雕”中的育儿心经)

导读:很多孩子在到了青春期后,都有远离父母愿望;而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留在自己身边时间更长一些。我们不妨就从“基因”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优秀的孩子都会远离父母”。

牛家村惨案使郭靖出生在了遥远的蒙古,后来又返回中原。种种机遇巧合又使得20岁的郭靖总是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但就回过一次自己的故乡——牛家村。

而黄蓉则是因为黄药师的一句气话而出走闯荡江湖,16岁的她跟着靖哥哥游山玩水,也是很少回到自己的老家——桃花岛。

郭靖、黄蓉二人的经历很有年轻人的特点:一旦长大成人,都有一颗离家远游的心。

这也是现在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很苦恼的问题。

作为父母,自然希望儿女膝下欢。

而作为儿女,都以离开父母为目标。

其实,孩子愿意离开父母既是一件好兆头,又是无法阻止的趋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是人类基因所决定的。

我们不妨从内在基因动机方面分析一下“为什么优秀的孩子都会远离父母”。

早在15万年前,出现了外貌几乎和我们一样的“智人”这个人种。

“智人”从东非起步,长途跋涉,一路扩张到阿拉伯半岛,席卷欧亚洲大陆,然后进入澳大利亚、美州大陆。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祖先正是凭借“远离故乡的本能”才得以使自身的规模得到空前的扩张和发展。

没有“走出去”的意识和本能,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

正是这15万年来进化的基因作用使人具备了“走出去”的内在动力。

当一个人到十多岁且具备一定能力后,都会激发出隐藏在自身的基因动力——远离家乡,闯荡江湖。

从基因角度分析出“人一定会远离父母”的必然后,我们再来谈谈“为什么远离父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呢?

我们还是接着上面的话题分析。

众所周知,当“智人”每扩张到一处,都会掀起数场“物种灭绝”的事件。最终的结果就是:外来者全盘代替当地人种。

外来者之所以能够战胜当地物种,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外来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优秀和先进”。

这些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也有详细的论述。

所以,当自己的孩子提出“想报考离家乡很远”的大学或有离开父母羽翼的想法时,说明这个孩子内在优秀的基因在鼓动他。

不然,他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基因的力量是强大的,从这方面的解释也是最有依据的。

所以,作为父母来说,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就不妨锻炼他“离开家庭”的能力和思想准备。

记得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里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这个心理学家说的很有诗意,但表达的却是人类十多万年传承下来的“基因”作用。

在这里,我还想补上一句:这种分离越早,孩子也就越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雨娃爸爸是个做事有计划的人,我看书上说,爸爸需要为孩子未来做些规划性的引导。在这方面,爸爸的确做的很好。 雨娃的幼...
    雨娃妈妈阅读 499评论 12 4
  • ■引言 买保险,从来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先给谁买,家庭预算有限的时候怎么分配,到底要买多少才算够用,孩子的储蓄...
    李虹儀阅读 3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