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
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可以积极主动的生活,有了这个内驱力,我们犹如在黑暗中找到一盏明灯。我们用以终为始的心态来思考我们的一生将如何去渡过,我们学会了要事第一,也明白了把自己的24小时和自己的使命宣言和人生原则关联起来。
这样,我们在践行的过程中就可以说我们做到了自我独立。但是,人类是群居生存,每个人都没有绝对的独立,我们只要活着,就需要和别人发生关系,也可以说,我们整个一生都在人际关系中渡过。
书中开篇提到:“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情感账户,储存的事增近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份”安全感“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城市,仁慈与信用。没有信用谈不上友谊,没有诚实也谈不上信任。
文中概要
情感账户(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
六种主要的投资方式:
理解他人(换位思考,同理心)
注意小节(千人千面,细节决定命运)
信守承诺(一诺千金,背心则是庞大支出,代价往往超出其他任何过失)
明确期望
正直诚信(避免背后攻击他人,如果一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就算他能够理解他人,注重细节信守承诺,明确并满足他人期望,仍然无法积累信誉。
勇于致歉(一再道歉就不真诚了)
无条件的爱
一对一的人际关系
问题的反面是契机
——用阿德勒的说法就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在互赖区,问题就代表机会——增加情感账户的机会,问题是提高产能的机会
一点想法
在这一章里,有很多熟悉的字眼,比如“礼貌”“诚实”“仁慈”“信用”“耐心”“聆听”“理解”“正直”“信任”“信赖”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天天耳熟能详的,在课本里,在教育中,都耳濡目染,但为什么到了成人,到了社会上,这些字眼都成了飘在空中,如若空气的口号呢?
到处是背信弃义,到处是尔虞我诈,到处是笑里藏刀,到处是阿谀奉承。好像这些背道而驰的行为,流行起来是那么的轻松和容易。为了钱,兄弟之间反目成仇,甚至搞出人命。为了利,不良商家不惜牺牲消费者老百姓的性命,毒奶粉,三聚氰胺,苏丹红……知行合一要想做到是那么的艰难。你问他们问什么这么做,她们也会苦苦的说,我们也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是这样来钱快,为了生计,为了那填不满的贪欲。就只能杀鸡取卵,只要产出,不要产能……
世界本是多元的,外界我们无力左右,我们能做的就是洁身自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我们做教育就是要做良心教育,如履薄被,如坐针毡的做学问,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能保证的至少在酸石榴,孩子们学到的,悟到的,做到的,得到的都是正道之行!因为我们有一帮正心正念的团队在正道上不断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