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去参加那个比赛了,我明明可以的,我真后悔”!
“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女儿都30多岁了,至今还没男朋友,可别嫁不出去啊”!
不知你有没有类似的想法呢?不是在悔恨过去,就是在担忧未来,时间已经在你的悔恨和担忧中匆匆流逝,从而你错过了此时此刻。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到来,我们何苦为自己增添烦恼呢,生命中的美好时刻就是享受当下。
悔恨和担忧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痛苦的情绪,而现代医学越来越多地证明,人的各种疾病和负面情绪密切相关。当我们压抑一些负面情绪时,它便会通过身体来表达,可以说情绪是疾病之源,每一种疾病都是身体的呼唤,呼唤得到关注,得到肯定,得到感谢、得到接纳。
在几千年前,《皇帝内经》里就有"恐伤肾,悲伤肺,怒伤肝,忧伤脾"的记载,只是现代医学找到了科学的证据情绪致病不再是一种说法,而是现实的存在。当我们心情宁静、关系和谐时,疾病就会远离,可见好情绪是良药。
那么当情绪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
和朋友大吐苦水,再复习下自己的痛苦经历?和你意见不同的"对手"争个鱼死网破?又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独处一会儿?你觉得哪个更好?
当我们开始有情绪时,去抱怨或者和"对手"争不停,内心的痛苦依然还要持续着,而如果想从这种情绪走出来,能帮到自己的只有自己。
那该如何进行自我疏导呢?
1. 停下来,找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安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不用刻意的控制情绪,而是陪着它,试着深呼吸几下。
2 听从身体的指引,感受自己的身体。或许想哭,想说,想喊,想打,也可能想抱抱自己。总之,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身体想怎么动就怎么动,直到身体感觉舒服一些。
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比我们的大脑有智慧。
3 问自己究竟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怎样才能满足,特别是如何不依赖他人也能让自己满足。(这点至关重要,只有掌握这种能力才能随时自我调整,而不是必须靠谁)
4 制定行动计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让自己恢复到一个充满能量的状态。
这四步的前提是,你要第一时间对自己的情绪有所察觉,有另一个自己随时在观察自己,当情绪来了,他(她)能很快提醒你 。
其实人的情绪不好,很少和事实本身有关,而是自己头脑中的需求未被满足,我们有一种倾向:只要没达到自己的需求就不由自主地感到不满,在第一时间"恶意"解读他人的意图。
为了减少这种不必要的误会,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步,在每次说话前先停下来,
第二步,问问自己想说的话是想发泄,还是想表达,
第三步,只说对人对已有益的话。
试着去和情绪做朋友吧!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悲伤、愤怒,等情绪时,不仅能和周围的人形成和谐的关系,自己的身体也能保持很好的状态。正所谓身心合一,真想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在这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