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野,一次温度与深度的完美勾兑
欢迎关注我们
随着国人对于酒的需求日渐增长,厂商在酒上面可谓是下足了一些“心思”,而对于酒具的心思也算异军突起。
举个例子,对于嗜茶的人来说,他喝茶的杯子也一定不免讲究点。而酒与酒具自古相伴相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山海经》中记录,上古之时人们已经有了将长久吃之不完的粮食保存下来的习惯,而这些剩下的谷物却被一名有心人士杜康弄巧成拙发明了酒。与之同名的还有嫘祖、仓颉等人。
对于我们中华文化来说,起了犹如山钟鼓分晨昏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发明家在太古历中倏忽地诞生,巧思还是唯思早已无可考据了。
让酒注入灵魂
上古之时,天茫地阔。一切新事物氤氲而生。随着对于陶器的掌握,又进而分化出炊具、酒具。这类器物最早作为人不想用手解决一切,懒成了生产力。
距今一万六千年前,新石器、河姆渡文化时期,酒器因获取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成了陶器、角器、石器等,造型也有了罐、碗、瓮、杯、盂之分。
而从这时开始,酒器开始定性造型,也成了之后几千年万变不离其宗的各式酒器的基本模板。
公元前1600年,时间来到了商代,因为此时铜矿的发现与开采,青铜器的发明也同样运用到了酒器的身上,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类,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
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这款酒器从商周到秦,成为了基本款,而现在一些清装剧也同样一键复制,但貌似很多片方没做功课,这种酒樽在秦代后却很少用到,就连最基本的考究也没有了。
旅祖丁爵 西周
在汉取代秦之后,因汉大多礼法习俗都采用了楚国制式,楚地山高林深,漆树常见。由于漆器的盛起,中国的酒具材质由青铜转变成了漆器。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放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勺,饮酒器也放于地上,所以形体多为宽矮。
草叶纹耳杯 西汉
在至之后的明朝,瓷器逐渐占据了C位,随着郑和的七下西洋,china一词与瓷器传遍西方,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前代。
以景德镇为主的瓷器行业也随之发展,其中明朝最出名的酒具都是以明代经典的清花、五彩、景泰蓝。
而到了清朝,从古代酒器的实用性转变成了以美观主的改变。毕竟,这是个看脸的世界。
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清 乾隆
从上古到明清,也同样诞生许多“国宝级”酒具。其中堪比穿越而来的战国水晶杯,要知道玻璃也是从明代才传入中国。
这件酒器,通体透明略带微微琥珀色,冰纹若隐若现。整体是由一块完整的水晶打磨而成。这个造型仿佛就是现代的玻璃杯,早在战国距今约2000年,制作这件酒具的工匠莫不是穿越回去的?
微凉的寒意从杯上传来,历史就是这样,不曾改变。仿佛从这件酒器上看见那时的人聊着、笑着、温暖着,等待黎明。
水晶杯 战国晚期
▼
这天地浮沉,人力微茫却又历经桑田。酒野不过是粗浅漫谈了一些酒具的发展史,这几千年来,时间中遗漏的事物浩如烟海,不过是酒文化中的一瞥罢了。
酒器作为酒本身的载体,从实用到蕴含更多文化、情谊,它在改变,而不变的是人。就如酒野在原来
古人喝酒的艺术
中写,王羲之的曲水流觞看似是酒被酒具承载着随波远流。其实是看着远去的木碗,就如人在岁月长河里的浮浮沉沉,没有尽头…
完
撰稿:joan
图片来源于网络